
有趣的灵魂,永远热爱生活,哪怕是一成不变的日子,也要过得诗情画意。老四的媳妇——娟就是这样的女子。
爱人家兄妹7人,他排行老三,我们跟老四年龄最近,他的爱人在杨树沟,娘家离我们也最近,我跟老三成家时,老四还是我们婚宴酒席的小总管呢!

我跟老四媳妇的性格不一样,我相对比较粗线条,对外还不善言谈。当时老四一家一直在矿上做生意,娟子的心比较细,而且善于交际,因为都上班,平日并不太往来。
一晃,20多年过去,这一次,因为去给大哥拜年,赶巧,他俩双双都在新区的家,买了八年,装修放了一年,都搬进去六年了,也还是第一次在新家过年。于是,老四夫妇邀请我和老三一起去认个门。

一踏进门,浓郁的小资情调飘过来,满满的淑女味儿弥漫了整个房间。七只飞鸟的电视墙,三组山水拼图的沙发墙,四瓶高低错落绿萝的餐桌墙,三个青花瓷娃娃的冰箱,艺术了整个室内。
晚餐更显出生活的仪式感,六荤两素八个菜,啤酒饮料摆上桌,台布、碗盘、吃碟。都透着古典的雅致,不由得你美滋滋起来。在三只不同形状的美术灯下进餐,所谓的秀色可餐,莫过于此。

老三从娟的装饰中感悟颇深,说给了他创作灵感。而我收获的是他们兄弟五人的手足情深,还有两位姐姐多年的关照,这姚氏一大家的其乐融融,父母双亲虽然都走了,可同胞血缘关系还在,从未走散。
疫情影响了我们三年没办法品尝远在西安的大姐家大姐夫的“岐山面”,被我女儿戏称“姑父牌臊子面”。今年初三,当大哥、二姐都齐聚大姐家过年时,大姐就贴心地问我们什么时候去时?我依旧被大姐的慈母情深深暖到。

二哥一家远在京城,新年通过视频都能看到他和二嫂的新年形象,二嫂、娟和我都是王家河这一条沟里的媳妇,我和二嫂还都是工程处的女子,二嫂和二哥每年回来都会来我家,约上老四、娟在我家团聚,那酒的烈度永远追不上他们兄弟间的热度。
每年,那个时间段,最调皮的当属老五,他每次只要看到我们聚会的视频,都会发个铜川川口附近的位置,告诉我们等着他,马上到。我们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那是游子的归心似箭,故土情深,也是他们五兄弟七姊妹半个多世纪的手足同胞同根的相互牵挂。

2023年的中秋节,大姐家的二儿子,远在咸阳工作的哲哲,我们优秀的二外甥,趁着宝贵的假期时间,一个人开车从西安回来,给大哥家、我们家,还有老四家等舅舅家都送上八月十五的大礼包,那一刻,我知道那不仅是他们下一代的情谊,更是大姐和大姐夫的心。

九十年代末,二姐还在门市部上班时,她和大姐利用业余时间给老四家、老五家、我家三丫头钩织小毛活,添置新衣让三个小丫头漂漂亮亮的出门。如今兰兰已谈婚论嫁,甜甜正在进行时,莹莹待字闺中,她们都忘不了两位姑姑曾经给的温暖之爱。
看着娟对家装设计上的的用情和用心,感觉最幸福的人是老四,他在茫茫人世间,遇见娟,缔结善缘,彼此以沫相濡,风雨以共,一起度流年,从生意兴隆到现在的平平安安,岁岁复年年是他俩的幸运,也是家庭的幸运。

蓦然回首,姚氏这一大家子,这一路上半个多世纪的起浮跌荡,都已随时光机的打磨化做夜晚的星星,点缀在银河两岸,在星光璀璨间闪烁着我们微不足道的光芒,书写着我们一两人生三两墨,五兄弟,七姊妹淡淡的爱,浓浓的情。

楚丰华
2024.2.16
初七
21:33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联系方式:19909195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