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闲似空谷,德厚犹如山 1053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桃李发新篇
草木欲开言
岁闲似空谷
德厚已如山

孑孑入尘凡
杳杳问青天
乾坤载正道
悲喜由人间

诸葛先生《诫子书》中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须心静,才须学得,诫文之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学”是指文化学习,而非知识学习。文化是什么?古人以“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来概纳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社会功用,文化就是用文中道理来化导天下民心的,所以文化里蕴涵着大道正理以及符合天道自然的社会价值与人伦思想,它包含着永恒不变的宇宙规律与符合道义的人文价值。那么道是什么?简单说道是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它是事物内在的东西,是形而上的东西,“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言文以载道,文化以传道弘德为已任,那么知识是什么?“形而下之谓之器”,知识属器之围,属术数之范畴,属现象之囿,知识是事物的外在呈现与应用。所以文化与知识的关系犹如事物的内在道性价值与外在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文化道理亘古不变代代弘毅,知识应用则日新月异万象更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站在万年文明历史的高度与宽度去观察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则文化载道,知识关术,文化若浪淘之金,知识似流浊之沙,文化万古传承青春如住,知识推陈出新滚滚红尘。几千年来,世界各族人民各自为政,在宗教、哲学、科学等各方面各自发展,缺少统一的顶层文化思想与价值设计,这就是文明冲突与文化冲突以及人类意识形态斗争源根所在。而作为文化共性之思想!其实宗教、哲学、科学三者在宇宙的真理探索上却永恒地惊人地一致。易经曰“穷理致性以致于命”,乃为大学之道,故四书之首《大学》以格物究理作为大学道先。古今中外对于文化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致今人邪正莫辨,鱼龙难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乃致整个人类社会,如果对事物失去自我辨别能力,又没有自我心灵悟证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将传承千万年的文化建设束之高阁,人类社会若没有了文化自信与文化信仰,人类文明将危机四伏,文化价值将无所适从。一种思想是否正确,必须经历千万年以上的历史检验,方为后人落实。人类如果没有对大千世界的持续性,超越性,深入性探索,并经亲身感悟,很容易生出迷茫之心。
《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文明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以载道,就是文化作品其实就是“道”的思想载体,我们用平常思维之心所感悟到的外界事物,仅仅是个表象,犹如中医诊病,我们一般人看到的是身体的外在症状显象,而中医看到的却是经络气血的内理运行与阻碍。故人间正道是沧桑,道只能用心去领悟、感悟、体悟,而非依靠文字、思维、意识去认识它,把握它,因为“形而上”之道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与知识层面。人若只看到支配四体的大脑中枢,而看不到支配精神的心灵之枢,只看到阴,看不到阳,只看到物质,看不到心灵,则《易经》所言的“厚德载物”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做事就易失本逐末。如果我们不明了宇宙本体及其规律,只看到有形的星辰日月在运转不息,我们就会在迷信、迷惑、迷茫中丧失自我,而钻入了物质世界的牛角与知识术数的樊笼里而难以自拨!在宇宙的世界里,灵魂与肉体,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阳天与阴地,日月与虚空,圣人与凡夫,君子与小人,几乎所有对立的东西,都在矛盾变化之中又统一于太极之体,无以例外,这既是文化共性,也是世界文化大同的基础。是故《心经》言:色空不二;《道德经》又言:有无相生;儒家则言:天人合一。《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思想乃是天道思想,也是天下大统、大同、大通思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也许就是大彻大悟之后的一种观世状态,不拘一格之风,不留名利之情,以负阴抱阳之极,阔土载舒,以朦胧意境,书尽腹华,待晚月归云,又黯入竹深,太极圆融,世无二理。道理反映的是大道之理,是宇宙人生的本质问题,是本源性问题,是规律性问题,是形而上的问题,它为人类揭示了宇宙永恒不变的东西,它解决人类精神的归属问题,是人类智慧上的问题,是人生战略性问题,这就是道。所以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八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3年12月16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