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二十九的风俗
文/王道海
腊月二十九具有丰富的风俗活动:
一是上坟请祖:
腊月二十九被认为是上坟请祖的日子,这是一种表达对祖先尊敬和怀念的方式。不同地区的习俗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在这一天进行上坟请祖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蒸馒头
在许多地方,腊月二十九被视为一年中蒸馒头的重要时刻。人们会在这一天制作各种各样的馒头,如寿桃、小动物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美好、事业兴旺。
三是调年会
在某些民族或地区,腊月二十九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被称为“调年会”,意味着提前庆祝新年。
四是买酒
民间流传着“二十九,去打酒”的说法,指的是购买酒水,用于家庭聚餐和接待宾客。
五是贴道酉
道酉是一种装饰品,通常在腊月二十九贴在家中的各个角落,象征着富贵和丰收。
六是置办家宴
在过去,腊月二十九人们会准备酒宴,以便晚辈前来拜访时享用。
七是别岁
腊月二十九也被称作小除夕,人们会互相拜访,告别过去一年的时光,迎接新的一年。
八是天香
有的地方会有焚香的习俗,称之为“天香”,这种做法通常持续三天。
综上所述,腊月二十九的风俗活动丰富多彩,涵盖了祭祖、饮食、社交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春节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喜进祥门万户欢,蒸馍买酒备家餐。
后生莫忘怀人祭,上供焚香敬祖先。

贴春联应注意的事项
文/王道海
贴春联是有很多讲究的,乱贴会不吉利。若想要新的一年事事顺利,那就注意以下几点。
一、弄清上下联
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二、贴春联的时间
最好的时间是在除夕的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如果除夕当天没有时间贴对联,可以选择提前一天,即腊月二十九的下午1点到3点进行,具体时间因地区习俗和个人安排而有所不同。
三、单数吉祥
在大门贴春联,记的要贴单数,单数象征吉祥。还有,不要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因为古代,只有怡红院会在门口贴“春”字。
四、如何贴福字
1.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是正贴,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
2.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3.特殊情况如一年中家中有意外发生,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五、怎样贴门神
贴门神要注意两张人物脸是相对的,老式建筑的大门都是对开的两扇,门神正好一边一张,而现在住房都是单扇门,两张门神只能贴在同一扇门上。
挥毫泼墨书祥瑞,巧剪窗花绘锦图。
驱鬼门神今日挂,迎新辞旧换桃符。
大年三十的习俗
文/王道海
大年三十是年的最后一天,又称为“岁除”,民间非常重视,因此这一天有很多习俗。
一、贴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除了春联,家家户户还要贴窗花、年画、福字,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二、年夜饭。
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这是春节最重要的饮食习俗之一。
三、守岁。
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守岁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四、放鞭炮。
是传统年俗之一,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这个习俗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
五、压岁钱。
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其寄予了长辈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福。
六、包饺子。
饺子在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上都吃,除夕这一天包饺子,与平时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谁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除夕灯红映夜明,五更鞭炮吉祥呈。
阖家团聚迎新岁,天佑民安国太平。
【作者简介】王道海,笔名逍遥,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楹联家协会会员,尚志市作家协会会员、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亚布力林业局文学社成员。曾供职于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现退休定居辽宁省大连市。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