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高,那束风中的向日葵
梦在远方
梵高的向日葵
在艺术品拍卖会上
成交价高达几千万美元
说明全世界人的心里
都渴望阳光的温暖
他"寂寞空虚冷"的一生独一无二
所以梵高才把向日葵
作为自己的人格化身
倾尽了世界油画色彩中
“黄色金子般的”斑斓
他一生最爱黄颜色
始终与大地,阳光,爱
的信仰有关
假如没有梵高20岁
客居伦敦
对房东女儿罗伊儿的那场初恋
换来了房东粗鲁地
要他搬家滚蛋
他笔下的向日葵
就缺乏最初的
嫩弱倦曲的那一瓣
假如梵高22岁
不读法国历史学家米什莱
的历史散文
梵高的人文世界
就不会那么悲天悯人,多情敏感
米什莱一直关注基层民众的生活
希望用艺术勾勒平民生活之美
和人格尊严
所以梵高笔下的向日葵
才如此震颤后来人的心弦
假如梵高28岁
不回到荷兰老家埃藤花园
就不会与刚刚守寡
带着4岁孩子
表姐凯福丝相见
“姨表亲”
在旧中国几千年都很正常
偏偏在十九世纪未的荷兰
被视为家族丑闻
掀起了飓风狂斓
从此他游离在亲情之外
在与星星的对视中
向日葵绽放着执着痴情的火焰
29岁的梵高
在荷兰海牙认识了妓女西恩
梵高这一场
基督教救世主式的爱情
一点也不唯美浪漫
西恩脸上长满麻子
带着五岁的女儿
放纵堕落
酗酒吸烟
梵高在金钱生活的压力下
向日葵蒙上了底色的暗淡
与西恩分手后
梵高从城市来到荷兰北部的农村
想让田园里的麦浪滚滚
将他的绘画艺术推上了峰巅
31岁的他爱上的那个大他十二岁
也爱他的村姑玛戈
结果玛戈
承受不了街长里短的流语蜚语
服毒自杀获救后被送往外地
又与梵高的爱情
义绝恩断
32岁的
梵高画着自己的向日葵
失去了与这个世界
沟通的任何文字语言
他不停地
用油画涂抹着自己的向日葵
时而在麦田里狂奔
时而在拉着黄色窗帘的画室里
浓抹重染
他与油画著名画家
高更既惺惺相惜
又矛盾不断
梵高为了友谊
割掉了自己的半个耳朵的
自残和野蛮
不知是决绝还是挽留
都让人不能理解
也与高更渐行渐远
人世间的朋友之谊
也云遮雾掩
荷兰小镇的乡民投票共决
强行把艺术家梵高当成疯子送往神经病院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霜雪雨身心寒
1890年
37岁的梵高
在奥威尔乡间麦田开枪自杀
两天后在弟弟拉奥的怀里闭上了
孤独寂寞
无人理解
坚守抗争
万千遗憾的双眼
或许是与众不同的人生
才赋予了梵高向日葵的非同一般
成就了世界油画史上
无人跨越的向日葵商价拍卖
的天方夜谭
梵高的人生故事可以讲
一千零一夜
每一夜都有情感激荡
每一夜都有爱的辛酸
一个最缺阳光温暖的
天才艺术家
让15朵向日葵冒出
在一个普通的陶罐
你的心智是怎样饱受折磨
你的至爱与癫狂
为什么让世俗人混淆了界线
假如回到120多年前的梵高时代
梵高一定会将几千万美金
全部撕烂
人们啊
多一份宽容,
多一份爱的奉献
你们才能真正走进
我梵高向日葵的艺术圣殿
2024年2月12日修订于印心书屋

作者简介

梦在远方: 中学教师,崇尚简约,追慕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高山仰之(止),景行行之(止),虽不能至,心向往至。
主播简介

凤凰之歌,中共党员,1945年1月8日出生,2000年公务员退休,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人,热爱唱歌、朗诵,愿用优美的声音歌颂伟大的党和人民,直到永远。

伊兰吐芳:一个喜欢用文字音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者。“伊阙之滨鸣琴筝,兰之依依沐古风。吐哺握发勤耕耘,芳草青青桃李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