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北道委书记一一高敬亭
编辑整理/宋英明
高敬亭原名高志员,1907年8月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今属新县)城郊一贫农家庭。黄麻起义,高敬亭投身开辟鄂豫皖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中,1929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1年5月张国焘到鄂豫皖边区,受其赏识被越级提拔到根据地党政军最高领导层,此后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豫东南道委书记、皖西北道委书记、红二十八军军政委等职。
1931年11月,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率部特务营抵达江北,先到无为视察地方游击队,然后急忙赶到庐江。第四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率第七团一营正在庐江活动,林维先向张云逸汇报了部队有关活动事宜,同时将组建皖中的地方武装【四支队第二游击纵队】更名为【江北游击纵队】,以取得合法番号,由省政府拨活动经费,后经廖磊同意,成立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同年(1931年)11月在第四支队帮助下,在庐江县西乡柯坦组建了叶雄武大队,在庐江北乡林家圩子组建了林宗胜大。
1938年2月中旬,组建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经理部主任吴先元,第四支队发展有3100多人。1938年3月8日,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率部开赴皖中。1938年8月【高敬亭】在舒城西港冲召开会议,部署对日作战计划。1939年在庐江东汤池召开会议,根据党中央关于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的指示,讨论扩大部队,继续抗日和建立皖中抗日根据地等问题。
会议决定有五点,其中第三点恢复第九团建制,原第七团二营的一个连及团机关部分人员调出与叶雄武大队,驻所在柯坦郑家大屋(即郑陈奇的走马转心楼老宅子)林宗胜大队(驻所在庐江北乡林家圩子)合编成第九团,团长詹化雨,政治委员胡继亭,在庐江东汤池马槽、三冲、果树、牛王寨、柯坦虎洞、葛庙东冲、葛庙西冲等地发动群众筹粮,纺织、做鞋、做衣支援一线,革命队伍热情高涨,至今在当地广为传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