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黄与平)
(七)
“没有熟悉产生的奇迹,人类是无法生存的。”在蓝天河河边,一个钓鱼人,对另一个钓鱼人说道。蓝天河在这个地方,形成一个宽广的湖面。
“你到白云卫生院有二周了,能适应不?”冯岚和徐凭站在蓝天河边,冯岚问道。
“刚到这地方,所有的都不熟悉,以前熟悉的一下子就抛掉了,到这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来,适应的过程,可能还要相当长的时间。可工作必须开展,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徐凭说道。
“在一个陌生的领域,你不知怎样才是好,你现在就是这个感觉吧?”冯岚问道。
“不完全是,因为作为医生,这个事是一直持续的,只是周围的环境变了。”徐凭说道。
“因人的生命的短暂性,许多事是个人完成不了,所以,许多就是合作完成的事件,”河边的一个钓鱼人,对另一个钓者说道。“得到别人的协作,力量就大幅度上升,”另一个钓者说道。
“不是想象的那么完美,却是需要干。”一只伯劳,评论到。
“需要干时就干,不需要干时就不干,就像种谷子,间种大豆、玉米、小麦、甘蔗、土豆、红薯。”一个过河船靠岸了,从船里走下来一行旅客,其中一人说道。
“是食物,怎么藏得不紧呢?”一只山雀,站在一棵梨树枝上,评论道。
“不输不赢是赢,许多时候,输一点也是赢。”一只喜鹊,站在一块岩石边,评论道。
“有的说好,必然有的说不好。”一只白鹭,站在水岸边的一棵松柏树上,评论道。
“这些人物被生命所定格了,在许多年里,就在那个阶段存在着。”又从对岸渡过来一只船,从船上陆续下来一队旅客,其中一人说道。
“要进入许多人都陌生的领域,这样才能少受到干扰。”一只翠鸟,站在松树上盯着水面,评论道。
“好的东西不是在一起的。”一只白枕鹤,一边在水边行走,一边对它的同伴,评论道。
“有些缺陷,不弥补是致命的。”有一只苍鹭,在宽阔的水面上,评论道。
“我的长处是看书多,短处就是记忆力差。”一个高个子中年男子,对他身边的一个短胖的青年说道。两人从高高的石阶梯上走下河边来,他们是去赶渡船的。
“一切首先是自己的方便,兼顾别人的方便,那是最后的事。”一只白鹭,站在一棵松柏树上,对另一只白鹭评论道。
“想到那个层面,就能达到那个层面。”一只伯劳,对一只翠鸟,评论道。
“不糊涂还不行,人最喜欢干的,就是简单的事,而把所有的责任,都推与你那是最简单的事,有人就喜欢搞这样的事。”有两个年轻男子,从石梯上下来,来到渡边,其中一人说道。
“想读书的人,一辈子都在读,不想读书的人,求他也不读,”有一男一女两个老年人,从石阶上下来,那老年男子说道。“是的,并不是人人都愿意读书,”老年女人说道。
“把所有的有利的和没利的摆出来,那是最后的事,把所有的事想清楚,那也是最后的事。”一只野猪,从一块黑石后伸出头来,评论道。
“对你好的,往往一辈子都对你好,对你不好的,往往一辈子都对你不好,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比如,小时候,一个同伴起先对我好,后来却和我打起架来,但这样的,是极少数的。这种现象可能源于生命的短暂性。”一只喜鹊,站在岸岩边的一棵柏树上,对它的同伴们,评论道。
“多想点,少想点,别个又不知道。“一只赤麻鸭,在水面上一边飞,一边回转头,对它的同伴,评论道。
“路总是曲的。”一只黄毛狐狸,在岸边一排断墙残垣的一个破窗户上探出头来,看了看宽阔的湖面评论道。这一排断墙,原来是一个粮站,后来废弃了,就成这遗址。
“说话做事,快就容易吐出的话不易收回,慢,就能想想说,就少出错。”一只苍鹭,站在一块岩石上,对它的同伴,评论道。
“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往往就是干的世界奇迹,如修万里长城。”一只啄木鸟,一边啄木,一边评论道。
“难的少干,干点简单的。”一只斑鸠,注视着白雾蒙蒙的湖面,对它的同伴,评论道。
“事物是相通的,多想就能得到结果。”一只白鹭,在岸边的鹅卵石上,一边行走,一边对它身边的同伴,评论道。
“根据目的不同,而进行设计。”一只八哥,站在一棵高高的青岗树上,评论道。
“时间一错位,意义就产生了,比如小学生与高级熟练工的区别。”这时,过河船靠岸了,从船上跳下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其中男子说道。
船上的人陆陆续续下船来,岸边的人陆陆续续上了船,船渐渐的离岸而去。
“我们回去吧。”冯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