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霞(韶关市老干部大学文学班)
难忘那年一次特殊的文学课,不是在教室上课而是在卡拉OK房里进行。
记得是2011年6月14日,教学灵活方式多样的文学班温阜敏老师,又一次把文学课课堂搬到教室以外,那次不是在曾经去过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校园,也不是在曾经去过的环境清幽的公园,而是在一个让人激情迸发释放自我同时能感受生活美好的地方——卡拉OK房。
当天下午两点,老干部大学文学班的学员陆陆续续到了韶关市解放路星夜有约卡拉OK厅。先到的学员很快就充满激情地唱起来,有的学员开始还有点羞羞答答,但很快大家就都放开歌喉无拘无束了。每个人都积极热情地选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同时也不乏集体合唱“K歌”。而唱得最多最激情的要算是当前最热门的红歌了,《南泥湾》《长征组歌》《打靶归来》《草原之夜》《我的祖国》等,一首接一首,既唱出了大家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唱出了大家对党对军的深情敬仰,我们也从中欣赏了经典优秀的歌曲歌词。K歌中,温老师不时见缝插针,评说歌词的可圈可点处,印证课堂所说。温老师和黄齐贤、吴孝祥等同学的唱K水平还相当不错,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
那个学期文学班的授课内容是《歌词鉴赏与创作》,温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认真作理论知识讲授、歌曲歌词鉴赏与写作指导,还自掏费用带学员来唱K,让学员通过实地作歌曲沉浸式体验学习,结合歌词欣赏实践,以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赵仲勉同学高兴地说到:“老师把我们老人带进了新潮的时光。”温老师的教学可谓独树别出心裁一帜。犹记那一学期,在老师的精心教学下,同学们的创作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提高。有的学员先人一步进行了歌曲创作,如由班长陈燊光作词作曲的《第二春:老年上学之歌》,已在书法班及文学班传唱开来;周梦华同学也紧步后尘作曲作词创作了《梦回长沙》,都具有一定歌曲的创作水平。同学们真的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快乐的光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滑过,别具一格的卡拉OK课程在《同一首歌》的深情合唱中来到尾声。临走,大家意犹未尽,还再次集体合唱了学员作品《第二春》。确实,那堂其乐融融的“卡拉OK课”,真正让我们老大学生们激情感受到不老心灵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