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生命源于进餐,手中有粮心不慌,一天不吃饿得慌。天地生灵——唯独粮食不能辜负——张振华
蘇,江南东乡抒情大散文,青春岁月付蹉跎,"放下笔杆拿锄头"。
(第二集)
作者:笔墨飞扬,飞歌琴声。


在饥不择食的年代里,企事业单位的多数人,都纷纷放下手中的笔杆,拿起了锄头学农。职工轮流锻炼劳动,流得一身汗,换取白面来。这种方法切实解决了职工吃粮供应不足的问题,单位农场就在那个特定的时期诞生了。
生来故乡人 ,便知故乡事。回眸红彤彤的蹉跎岁月,西北城市粮食严重供应不足。每人每月按所干的工种核定定量。大家手持粮本到指定的粮站去购粮、粗细搭配计划供粮。街上饭馆集市门点,都是国营性质的饭馆在营业,沒有私营个体的踪影。政府为了稳定民心、民意、稳定物价,一切上市商品,都必须通过物价局严格核定定价,认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私自作主改动,调高或调低,年底必须完成国家上交的利税定额。城市乡村一切售饭门点,除了正常收费外,另收地方和全国粮票。
西北城市各粮站供应品种有:
九O粉黑面,包谷面,小米,黄米,芥麦面,钢丝面,饸烙面,大米少许,和各种豆制品。 (注: 钢丝面,饸烙面。特点: 粗长硬。蒸熟后软一点) 江南人形象的比喻、象曲蟮一样粗,哈哈哈……太逗笑了。当时我刚从江南来,初来乍到面临着诸多的不适应。譬如: 饮食结构,气候,环境,语言等……平时单位同事与我沟通产生语言上的障碍,却当成了他们业余文化娱乐活动中的一部分,拿我开兴取乐。这是因为当时国家也属于解放初期,物质文化生活不丰富、一切都缺少,甚至没有所致。张掖本地人讲话是有着浓厚的西域、地方特色的语气发音与技巧。这是由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不同,所以产生的语言上的异差。内地与口外距离相差二千多公里,何况陇上张掖甘州在远古时期,也曾建过国,叫"黑水国"。自今已有3900多年的历史。这是河西走廊中部,目前发现最大的匈奴原始居住部落,现已人去城空,断壁残垣、一片狼藉。大部分坍塌的城墙都被沙漠埋没。但断断续续的城墙遗址还能辩别的清楚。这里曾是古代大都市,城里的古居民门店众多,作坊齐全,万家灯火,炊烟袅袅,一派繁荣昌盛生活住地。随着各地小王朝扩张,互相争斗,抢地盘,撕杀、吞并,求和,兴盛,衰败、更迭、迁徙,自今一切平息、并且消声匿迹了,甚至被人遗忘。啊!人世间的争来抢去掠夺,我们可引用一句名诗来形容: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哈哈哈……争来抢去,当年争的人,抢的人,如今呢?又是那一件宝物属于他的呢?又是那一块地盘归属于他呢?那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一共126人,现在那一个美女是他的呢?一个个悄悄的,人不知鬼不觉,都不见踪影了,化为风,化为雨,化为空气中的一粒尘埃……

是啊,唯有衷心耿耿,不离不弃的黑河之水,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地守候在它残缺不齐的身旁,在低声哭泣。那清澈透明的眼淚千年来、一直未曾干过,自今还在流淌着……它向人们叙说着历代沧桑巨变的整个过程。句民间流传人士透露:
此黑水国曾经有一大批珍贵史历文物,一件不留地都被,西边抢盗沙俄洗窃一空…… 仅此残留古代王朝遗址,其它什么都不见了。此遗址位于张掖城西十公里处。是周边少数民族居住区,所以他们讲话与江南话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的发音,语气,字词句的组成与搭配,与口内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一样,所以产生语言不通是有内在的原因的。譬如 : 呆!是喂的意思。哈楼!是下楼的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句英语单词,哈喽!你好呢!就因为这些,他们时常用这种方式拿我取笑增收愉悦。尤为让我头疼的是: 刚到西北那几年,我不爱吃面,再加又是内陆气候,给我生活工作中上,带来了很多不适应和麻烦……
农场劳动、大家争着抢着去,原来是为了吃一口"白面馍“
在那百废待新的岁月里,人们的生活要求并不高,只渴望着能吃饱穿暖,住所保暖,不受冻挨饿就足矣。单位农场作缺粮补充,从而弥补解决了职工吃粮不足的大问题。七二年初冬,我已去西北踏上了人生就业之路,来到了陇上省籍张掖五交化站当搬运工。上班的第二天,我听说站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新老职工,每年必须轮流去农塲劳动三个月。何况我们是新进站的,肯定是去的首选第一批人员。 农场建在甘州区,明永乡,欧博村鬼庄子附近。新职工去农场主要是,清洗改造思想上怕脏,怕苦,怕晒,怕臭的资产阶级思想。当我背起行李动身时,其它科室来了几个老师傅,争着、嚷着、抢着要求去农场劳动,与领导硬磨死泡,最后领导终于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到农场后,并不是去享受,吃野味,摘野果,扛猎枪打野兔。而是挖牛圈,起猪圈,抡尖镐,拉牛粪。猪牛圈近一年未挖,牛体重,地下踩踏的又硬又厚。我们用镐抛,架子車拉,一車跟一車朝外拉、堆垒在糞堆上。这几天拉出的猪牛粪堆垒了七八个,一个个粪堆象一座座小山丘一样,等发酵好了,两月后抄翻一次,若有大块疙瘩,用木榔头砸碎,待到春耕用拖拉机,一車又一車拉到田里……苦啊,累啊,脏啊,臭啊……一身汗接一身汗地出。一镐一镐地抛,一車接一車地拉……干久了也觉得不累了,反而人胖了,黑了,身体结实了,睡觉也香了。四两一个大馍,一顿的二个。有一回我与刘老师傅一同端着一碗白菜粉条肉,碗里放了二个馍,蹲在伙房门前一根长木头上,一边吃一边闲聊。我说刘师傅: 你在业务科不好好地呆着,跑到这里,一身土,一把汗,又苦又累又不干净,你是耍笔杆子的,又不是拿锄头的,干嘛来受这份洋罪呢?啊呀呀小张啊,难道你不知道吗?站上食堂天天蒸的是九O粉黑面馍,和金黄色的玉米面发膏,你难道还没有吃够吗?我就是冲着" 这一口八零粉白面馍,和一块胡麻油饼" 来的。噢,噢噢噢!我说嘛,为什么争着抢着就为这!……是啊!站上伙房里的饭菜,实在是吃的倒人胃口。
啊,看露天电影,"姑娘摸错了手"。
提起鬼庄子记得有一回,我们几个小年轻和老刘,走夜路吹口哨,去欧博村看电影。在回来的路上竟然迷路。走来走去、就在鬼庄子的周边排佪到快天亮,才找到农场的原路。当地人迷信的说,夜路遇鬼了,鬼领着你们走路呢。那庄子高高的、厚厚的墙是夯土打成的。上面时常蹲着几个猫头鹰,半夜就呱喊,令人毛孔竖立,很吓人。那一夜受惊了,打那以后夜晚再也不敢乱跑了,还是安安稳稳、早早关灯睡觉养精神,天亮后继续起牛圈拉車……
哦,再提欧博看露天电影,我们在看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味的事呢。说来自今还记憶犹新。当时我们一共去了五个人,扛了两个长条櫈坐看战争故事片"英雄儿女“。看着、看着、不知怎的,刘师傅的大腚坐在条櫈上不安稳,总是拧过来拱过去,把我们挤到櫈子的边缘了。我回头一瞧,哦!原来是几个当地姑娘坐上了,我再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姑娘与姑娘坐在一齐总喜好手牵手地玩耍,也许是天性表示友好。其中的一个姑娘模样挺俊,是紧挨刘师傅坐在一个櫈子,也许是由于正在看电影天黑,姑娘也没不在意,也未扭头看看是谁?就随心所欲地把手伸过来,牵住了老刘的手。老刘又大、又粗糙的手、象锉刀,难道姑娘一点儿没感觉到手粗糙吗?这是把老刘的手,抚摸过来抚摸过去。那双长满老茧锉刀的手,早已是老皮老肉锉着姑娘的细皮嫩肉的小手,也许是一种刺激,或者说是一种愉悦吧。一直抚摸到电影散场。当时老刘知道是姑娘在摸自己的手呢。但是他就是悄悄地装着不吱声,反应不过来,凡整只给你摸吧。老刘心想,没想到今晚运气这么好!还有姑娘摸自己的手呢,真幸福呀!……忽然电影放完灯亮了,姑娘才倒过梦醒来,这才突然发现,手摸错了!当时惹的在场的人一阵,哈哈大笑!这这、这不是老驴啃了一回嫩草么?姑娘羞的跑了……事后,老刘左吩咐右嘱咐我们。着!过几天我老婆子就要来了,你们可要一个个把嘴巴夹严!否则屋里头知道了会闹我半天!
同志们啊,今天伙房改善伙食啦!中午吃"凉糕卷油饼"犒劳咱们了。
说实在的,这几天大伙连续起牛猪圈六个,累的腰痛腿酸,今天中午收工,师傅们一屁股挨到櫈子上,就也不想再起来。忽然,院子里有人喊道!同志们快来呀,吃午饭啦!伙房给我们做的是"凉糕卷油饼",每人三块好吃的不得了啊……话音刚落,大家精神头来了,一个个一个蹦子跳下炕溜进伙房,拿起一块凉糕卷油饼直朝里塞,一个个吃的腮帮子鼓的圆圆的。厨大师说,慢点吃,别噎着,憋坏了!吃饱了中午再睡上一觉接着干,赶明天把剩下的两个牛圈干完、有问题吗?大家高兴的说:没问题!没问题!啊呀呀,这还是凉糕卷油饼魅力真大呀!是啊!我们为了嘴中的一口饭,一口茶,我们起早贪黑,我们泥里来、风里去雪地滚。我们流汗,我们勤奋付出,我们累弯了腰,我们累出一身病痛,更多的劳动硕果,献给国这个大家了。可是我们现在也看到了,那些旺门贵族的奢侈享受,也瞧见了牵黄逗湾的绅士…… 同时也领略到了,上班翘腿,一个个捧着手机的人群,这是在干嘛?在工作么?不知道,不知道……
老百姓的人生,好比猎人手中拉满的弓箭,只要松手,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拿怕是前面是,泥潭,沼泽,荆棘,埼岖山间羊肠小道,你也必须设法前行趟过去,翻越过去……途中也许会摔的鼻青脸肿,很难看……或陷入污泥中……但是你一定要设法自救!呼喊是没有用的,没有人会帮你。人性是看上不看下。你要争扎爬出来,擦干眼淚,清除泥土,洗洗伤口,振作起来,继续前行、前行、再前行……光明,成功,鲜花,欢迎,就在你的前方等候着你,迎接着你!历史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 :
阳光,成功,始终是为奋斗者开放。

只要你执着努力,排除万险,不离不弃,往往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本应做不到的事,经过不懈努力做到了。倘若、靠他人怜悯,啃老族,或讨要,这条捷径是死路……这条不归之路,我们的古人前赴后继到如今已走了数千年,他们一个个相继都驾鹤西去……尽管是这样的结局,但是我们今天仍是义无反顾地,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走下去,直至走到人生的尽头,一代代、一辈辈……
今晚王场长睡在炕上,翻来复去就是睡不着。心里盘算想着,这伙城里人真不容易呀,这段时间干的都是力气活呀,太累了,实再是太累。干脆明天给他们放一天假缓一缓,叫他们轻松轻松。洗洗热水澡,打扫一下个人卫生换洗衣服,要学会关心爱护人才是,否则以后我讲话没人听了。第二天早上开会学习完,王场长向大伙宣布: 今天放假一天!于是,整个会场欢呼了!大家很高兴。几个女同胞说: 场长真可爱!识人心,懂人意,体谅人,是一位我们的好领导啊!
各位看官,请等待看续,第三集,青春岁月付蹉跎"小麦抽穗扬花了"

地书欣赏:







临摹著名书法家,赵玉亭字楷。
2024年2月15日,于江南东乡,张振华。

作者简历 :
张振华,网名:飞歌琴声,男,籍贯,江苏镇江市人。现年65岁。生于1958年,中专学历,退休干部。
历任,国企主任,公路货运公司经理兼会计,技工学校职业道德课讲师,学生管理处,行政科,科长等职。
爱好写作,垂钓,拍摄,书法,养兰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