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南最高峰第200期桂林都市头条
林耀平先生投稿授权发布
执行主编韵芘胡桂芹导读:
文武军人护九州,珪璋都市赞金瓯。
唐宗宋祖风骚史,旷世奇才今俊流。
林耀平长篇自传连载之第十部《捋捋提干》
捋捋提干
作者 : 林耀平
上一章讲“换防”。讲到我们空军高炮一师两度保卫鞍钢的事。
原来,我们空军高炮一师在“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后不久,于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四年,所属的501团、502团、505团和507团分别在辽东的盘山、大孤山、庄河、城子坦、明阳、鞍山等地区机动作战,严防美帝的空中入侵和袭扰,当然也包括保卫鞍钢。
我们全师一九七六年四月从大西北戈壁滩换防到辽宁省鞍山市、辽阳市,其根本任务就是保卫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鞍钢。我是在鞍山从班长被稀里糊涂提升为干部的,个中原因需要回过头去捋捋才行。
我的提干时间是一九七八年六月初,担任的职务是:“空军高射炮兵第二团政治处书记”。这里需要解释一下: 过去野战部队的团,只有一个“书记”的行政编制(曾经的营级单位也有这个编制),我们团这个编制就在团机关政治处。这个名称好听,但实际上就是干秘书的活。工作任务是服务于政治处主任、副主任以及负责整个政治处的行政事务和文件、信件的收发、保管与处置等。
由于“文命”期间多数军队院校都停办了,因此,我们那个时候战士提干是直接提拔的。但要从战士直接提升为干部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各方面表现要好,成绩要突出,这是肯定的。同时,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外调(即: 派两名以上干部赴拟提拔人家乡找当地政府、村屯了解情况,这些外调都是秘密进行的,当事人根本不知道)。
把话说回来,要提干最根本的还是考察你自身的综合素质怎么样?我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德行。这方面是第一位的,包括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纪律上等等各个方面。因篇幅所限恕不赘述。二是特长。这个很重要,这个特长包括知识、某项技能、独到之处等。在这方面,我从在桂林北站登上军列不久后就被接兵团领导发现了。那五天铁路行军我主要展示了两样东西: 一样是唱歌。整个军列那么多节车厢就我们这个车厢最热闹,是因为我领着本车厢这几十个人在一路高唱革命歌曲,那时“文革”还没结束,最时兴唱革命歌曲。当时最时髦的是唱电影《闪闪的红心》里的歌曲,尤其是由李双江演唱的“小小竹排江中游,滔滔江水向东流……”这首歌,甚至反反复复地唱都不觉得厌烦。一路歌声,让团里的接兵干部人人都盯上了我。另一样是用树叶吹奏歌曲,这在整个军列真是“独门绝技”,无人具备,更引起了接兵团领导的高度关注。三是作风。就是办事要雷厉风行,做事有使不完的劲,甘于吃苦,乐于助人,表里如一,自觉奋斗,领导在和不在一个样等等。四是成绩。就是你所从事的工作要让人挑不出毛病,就是“出类拔萃”的那种。我举个例子: 一九七六年六月十九日中午饭后,我所在的团司令部军务股股长、我的直接领导王春训到我的办公室兼宿舍用浓重的鲁西南山东话对我说:“小林,你想不想入党?”我回答道:“想呀!”他张嘴骂道: “他娘的,想入党也不写个申请?”我回答道:“我觉得我还不够条件。”他说: “什么叫够条件?团长、政委、参谋长及司、政、后、技机关,谁不说你好?立即写个入党申请书!”他的口气就像在下达命令似的。于是,我立即提笔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然后到下午上班后又把《入党志愿书》填写好,并安排了两名入党介绍人,他们是军务股的参谋荀新民和保密员吕喜才。接下来团司令部党支部立即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通过,接着就是团直属机关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批准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也就是说: 我入党的整个过程就半天时间就办完、搞定了。试想一下: 如果一个表现不佳、懒懒散散、在领导和群众眼里没有位置、让人看不起的人,能做到这样吗?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这里有个情况说明一下: 那时候入党是没有预备期的。记得预备期是从1977年下半年才开始实施的。
我入伍仅一年半时间就入了党,说明我在团机关的各方面表现都是出色的,最起码在各部、处机关的士兵中是最出色的。于是,我在机关干满两年后,于一九七七年三月奉团领导之令,去基层连队锻炼,下到二营四连。团领导指令让我在雷达指挥仪器排当指挥仪一测手。把话说白了: 空军高炮部队的干部大都是从“一测手”出来的,这个岗位在空军高炮部队非常重要,是专门培养提干苗子的,也是为今后当连、营主官谋划、做铺垫的。当时四连的连长是李云江。
我下到连队后,立即投入到了高炮“打靶前”(实弹射击)的紧张训练中,当时用的是100毫米高射炮,用于要地防空、专门打入侵之敌机的。训练几个月后,全团出动,部队出动的那个壮观场面,太震撼了: 经过城区时,军车从头到尾,看不到尽头,一路绿灯,所有民用车辆统统靠边停放。连队的所有武器、车辆、物资统统拉到货运火车站,然后将高射大炮、指挥仪、雷达、油机及各种涉及实弹射击的设备、物资,一部部地装上平板火车专列,经过加固后等待铁路运输。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靶场,分别借住在前牧村和后牧村的村民家中。当地老百姓非常欢迎、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都懂得“没有解放军保家卫国,就没有安稳的国度”的道理。这次高炮实弹射击是用航模机拖着“拖靶”从东向西进入预定的防空区域的,当目标进入到20000米左右时,雷达开始播报距离,全连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各就各位。100毫米高射炮的有效射程约12000米,一般目标在8000米就可以开火了,但若真的是实战,最佳距离应是6000米左右开火。最优异的成绩是打得“拖靶”空中开花。在连长李云江的严密组织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凯旋而归,来回共计17天。
时间到了一九七八年一月中旬,我忽然接到团里通知,要我赴山东省高密县接新兵,并责令我当新兵排排长。当时我啥也不懂,实际上是团里领导一直在全面地锻炼我,培养我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处事能力,包括组织领导能力的锻炼等。当时在高密县征兵的部队“陆海空”都有。我为了取得县武装部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积极主动地与武装部领导协商,帮助他们出点子想办法,并提出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纷纷采纳,而且成效明显。最关键的是: 我发挥有点文字材料功底的特点,帮助武装部总结了他们这一段时间征兵工作做的实事真事,上报给了山东省征兵办。然后省里就在全省征兵工作专题会议上表扬了高密县。当高密县委、政府和武装部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因此,在分兵的时候,基本上我们想要哪个兵,武装部就给我们哪个兵,剩下才是海军和陆军的兵。这一经验告诉我们: 同样的事,不同的工作方法,其结果完全不同。
新兵接回团部后,我随全连又登上了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的克山军用农场。这个农场是归师里所有的,每年派一个连去执行生产任务,主要是种小麦、土豆和黄豆这三样农作物。小麦和黄豆的播种收割都是机械化的;土豆的播种和收挖则只能是半自动化的了,所以种得非常少。这次赴克山农场,我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让连长李云江喜出望外: 我当时已从指挥仪班调到指挥排的侦察班当班长。我们排是三个班: 电话班、标图班和侦察班。因时任排长祁荣锦不在位,排里工作指定由时任电话班班长李世超代理排长工作。在农场时,我们全排住在一个大房间,上下铺,都是大通铺。这天下午三点多,连长李云江带着邵副师长来排里检查、看望我们。首长来到,按理说代理排长李世超应立即给全排下达“起立”、“稍息”、“立正”的口令,然后向首长报告。我看一两秒李班长后,看他没有动静,我立即大声喊到: “全排起立!稍息,立正!”然后面向邵副师长敬礼报告: “四连指挥排正在休息,准备上工,请指示!侦察班长林耀平。”邵副师长给我还礼后说: “稍息,你们坐吧!”之后邵副师长对住在下铺的同志一个个地握手问候、拉家常,显得非常“官兵一致”,氛围非常好。首长要离开时,全体起立目送首长离开。李连长故意留在最后走,然后笑着非常赞赏地拍了我几下肩膀,显然对我的举动非常满意,我坚信他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时间来到一九七八年六月初,我奉命回团政治处报到。原来,经过组织上一年三个月对我方方面面的锻炼、考察,经团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任命我为空军高射炮兵第二团政治处书记。我正式成为了一名空军军官。
此后的多年,我真的是“步步高升”,甚至有仅干满一年就晋升职务的事。
(欲知详情,请看下回分解。)
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文学社七星分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三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五个县、区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目前正在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我的经历 无法复制》。
中国华南最高峰(有声网刊)
办刊宗旨:打造桂林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有声网刊名片(篇)
主办单位:桂林诗词楹联学会
承办单位:桂林诗词楹联学会群
桂林都市诗社格律诗词群
桂林都市文学社群
广西毛体书法艺术研究会桂林办事处(桂林分会)
名誉顾问:钟家佐 罗荣坚 张次辉 韦保建 岑路 常青
顾问:黄小甜 苏剑
终身名誉主任:黄家城
编委主任:黄家城 韦天喜
编委常委副主任:阎天际
编委副主任:文辉 文长海 蒋铧 龚志林 欧铸辉 蒋漱玉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水源 韦太芳 史凤颖 丘继荣 庄重 何渭清 李星明 李庆崇 李致音 苏平峰 吴宏明 周信发 周小华 周信发 胡桂芹 俸梓惠 钱开胜 黄子曦 黄甄兴 梁聚福 谢光辉 傅金纯
名誉主编:宿富连 廖德宇 林军 杨思海 秦健华 李平华 唐长日 黄蓓蓓 林耀平
主编:文长海 胡桂芹
执行主编:胡桂芹
编辑:毛碧琴 余文琴 赵淬 石仁庆 王永慧
统稿:苏平峰 蒋官军
插图供稿:王林
审稿组长:廖家驹
审稿副组长: 赵淬
审稿成员:尹林 唐基苏 敬新谱 廖家驹 赵淬
复审:丹霞屋主
终审:黄家城 韦天喜
金牌主播文学顾问:
虹 老革命 清风 伊岚 山谷幽兰 金子 何伟生 玫瑰伊人 紫燕
(创始人:黄家城 文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