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树生(韶关市、乐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在春节假期,我利用拜年的间隙,有幸拜读了欧伦彬老师的几篇佳作,其中《耿飚在乐昌天堂圩看中医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对这篇文章产生了特殊的共鸣。它不仅是一段革命历史的珍贵见证,更是红军与人民群众深厚情感的生动缩影。
在长征那段艰难岁月中,红军战士们饱受风霜雨雪的侵袭,疾病与伤痛成了他们最大的敌人。而在这最为困难的时刻,乐昌天堂圩的老中医以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精神,为红军战士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这位老中医虽曾听闻红军的名声,但真正与红军接触前,他对这支队伍的了解或许仅限于“打土豪分田地”的传闻。然而,当他亲眼目睹红军战士们身患重病却仍坚持行军打仗的情景时,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正义感被彻底激发。他不仅为红军战士们熬制汤药、敷上药膏,还提供宝贵的成药。得知耿飚急需治疗而又担心影响行军时,他毫不犹豫地拿出祖传秘方,并亲自为耿飚煎药。这种对红军的深厚情感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让人深感敬佩。
耿飚与老中医的对话,展现了红军的纪律和尊重人民的优良传统。耿飚诚恳询问病情,老中医实事求是告知治疗需要时间和耐心。这种坦诚相待、相互尊重的态度,不仅赢得了信任和支持,也为红军赢得了民心。
此外,老中医推荐大蒜作为治疗方法,体现了民间医学的智慧和实用性。大蒜作为常见食材,在民间医学中有着广泛应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红军战士们提供了宝贵帮助,也为民间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虽然历史的原因和时间的流逝使我们无法找到这位老中医的后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铭记和对于老中医精神的传承。我们应该将这种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深入挖掘民间中医的宝贵经验,还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同时,国家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要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信任度,让这一传统医学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耿飚与乐昌天堂圩老中医的故事是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它展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华夏五千年来民间医学的智慧和实用性。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传承和发扬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