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也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而舞龙舞狮则是春节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国家级非遗湖北鄂州嵩山百节龙游龙活动一般在农历春节举行,前后持续半个多月。至今,已传承400多年。
今年适逢龙年,第25届湖北鄂州嵩山百节龙游龙活动于腊月三十举行,掀起“舞龙”热潮,给龙年增加龙文化的氛围。
年届七旬的嵩山民俗博物馆馆长、国家级非遗项目嵩山百节龙代表性传承人严基树介绍,嵩山百节龙有系统的龙文化载体,文化底蕴深厚,依托龙文化建立了湖北首座龙文化博物馆。
嵩山百节龙有101节,总长425.58米,龙头高6.38米,需组织500男子游乡送福,已跻身全国最大规模传统祭游类龙灯之列。
嵩山百节龙非遗项目2006年被列为鄂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为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被列入全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请世界级非遗。
“嵩山百节龙文化源自中国龙文化。”百节龙非遗传承人严基树说,但它又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承载着乡亲们的共同记忆,也是一种乡愁文化,必须做好保护和传承。
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嵩山村兴建了“嵩山百节龙博物馆”和“嵩山民俗文化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并将非遗项目作为当地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上,探索非遗项目和文旅融合的新路子。(余金水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