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咀嚼妹妹:
新春快乐!
你的来信收到了,一直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写回信,一拖就拖到了今天。正月初五,情人节。
初五是接财神的日子,早上五点多云山小城的鞭炮声便噼噼啪啪开始了,不想醒,在梦里数着一阵阵的脆响。鞭炮吵闹得越发激烈时,拿起手机浏览被忽略几日的朋友圈,朋友圈里的财神似乎更勤勉些。霸屏、霸屏、再霸屏,我想神界里恐怕财神是最受凡人欢迎的了。接了财神进家门,这个年似乎就接近了尾声。许多人又要踏上离乡的路,人生恰如过年,聚少离多,也因此更渴望团圆,珍惜每一个亲人相见的瞬间。即便折腾来折腾去很是辛苦,下一年还会继续折腾。
想起你信中所说,年轻时你和先生每逢除夕城南、城西、城北地奔走,现在换成了孩子们折腾;年轻时不理解父母公婆年三十整出那么多菜,接下来几日都要吃剩菜,现在轮到自己也是如此,一做就是十几个。其实中国人不分地域,生活中的这种仪式感是刻在基因里的,各种节日,各种时令,乃至周末,氛围感仪式感一定要拉满,春节更加隆而重之。对于寻常人最有仪式感的莫过于这年夜饭,不整个七碟子八碗不足以表达对新年的重视,不足以表达团圆时的喜悦。所以,整吧!多多益善。

至于情人节,我一向忽略不计。很多的洋节,我们不懂,过不明白,与其歪曲了人家的初衷,不如不过。有情有爱的人不会因为一个节日而分开,无情无义之人不会因为一个节日而改变。亲情、友情、爱情,皆如是。
关于“老”,我服,也不服。岁月确实对有些人偏爱,比如妹子,从容颜到心态,较之同龄人要年轻很多。我自己清楚地感知自己在渐渐老去,皱纹毫不客气地爬上脸庞,华发参半,肌肉松弛,腿脚不再灵活,身材也慢慢发胖。我开始隔几个月去染染头发,也会时常想起用用眼霜,润肤露。相对于身体的老态,我想我应该也有一颗年轻的还没有“木”掉的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美,追求诗和远方”,对生命葆有热忱,对文字保持热爱,对家国保有深情,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和期待。尽管身材已经走样,对美食的诱惑依旧无法抵抗,会花几个小时慢慢炖自己喜欢的排骨、牛腩或者蹄髈,绝不会用高压锅去速成,真的喜欢时间一点点融入食材的过程,吃起来仿佛都有时光慢履的感觉。就像年夜饭,我会提前一天用一个下午炖半只鸡一盘排骨,直至软烂入味。饺子馅,也会调出两种以上,煮出来才觉得像过年。

每一年春晚,不管别人怎么看,除去十二点准时去下饺子,我基本都会“御览”一遍,喜欢的会记住,不喜欢的须臾就忘记了,可能也和记忆力减退有关吧。今年的春晚我认为还是可以看的,尤其喜欢小朋友表演的那个舞蹈节目《鹅鹅鹅》,还有西安分会场那个《长安三万里》,任素汐的歌也喜欢,听任素汐的歌会有岁月静好的感觉,人性的善、人情的美、人间的真,还有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欢喜都在朴素却闪光的声音里弥漫。
说到读书,最近大部头的还真没有读,一个是时间一个是耐心,我都不够。年前上下班的路上会夹一本《散文》,一来拿着比较轻便,二来可以向名人大家学习一下散文的创作。虽然一直以来喜欢散文甚于诗歌,但是至今没有写出精品,所以有意识地多读一些散文作品。
特别感佩你的毅力和执着用八个月时间播讲《红楼梦》,我是真心做不到。我读《红楼梦》始终是一知半解,第一次读《红楼梦》还是在小学四年级,偷了爷爷家里的书囫囵吞枣地读完一遍,竟然没觉得好,完全没有读懂。中学之后接着读,长大之后后接着读,才读懂一些。《西游记》是初二的暑假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很是喜欢。事实上,无论读《红楼梦》还是读《西游记》,真正读懂了都很难,牵扯太多,什么社会背景,人文历史,家族兴衰,美食文化,诗酒茶说,宗教信仰等等,潜心去读,本身就是学习,就是修心,何况要读出来播出去,没有毅力没有恒心真的是做不到的。

我曾经说过,咀嚼妹妹是最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人了,所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想写的文,播自己热爱的书,至于是发公众号还是发纸媒,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把自己哄开心了是第一位的,自己都不开心怎么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呢?你说是吧!
时间真的不抗混,妹妹的平台已经六整年了,六年来大浪淘沙,当初春笋般冒头的许多平台消失了;六年来许多文朋诵友失去了联系;六年来你还在,我还在,同样的热爱还在,彼此的牵挂还在,我很知足。
方才,读了你今天发的《红豆》,很喜欢。喜欢你红豆中的广义之爱,喜欢你说:朋友们,在心里埋一颗红豆吧……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了吧,啰里啰嗦一大篇,读着不要烦哈。
最后,应个景。愿妹妹把财神接回家,把爱迎进门!
学英姐
2024年2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