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第三部分热门词牌
生查子.元夕
文/放下(李云生)
又是元宵节,万户烟花放。
月明不夜城,风缓灯笼晃。
秧歌懒得听,偶尔高跷赏。
一意苦寻谁,拭目人群望。2024.02.16
沁园春•元宵节(苏轼体)
文/刘玉亮
今昔龙年,万户欢聚,百代承延。有观灯翁媪,姿萦瑶阁;猜谜儿女,影耀尘寰。戏曲高跷,响工歌舞,十里宽街人擦肩。逢佳节,醉凌霄烟火,芝馅汤圆。
和风渐止春寒。喜靓妹、帅哥执手翩。视华堂散彩,红梅祝福;小区生昱,翠柳呈欢。拂尽黄砂,迎来紫气,狮舞龙腾锣鼓喧。空星月,与焰光辉映,瑞肇尧天。
2024.02.16
喜团圆·元宵乐(词林正韵/晏几道体)
文/李来旺
苍穹浩瀚,冰轮皎洁,灯火斑斓。欢歌曼舞元宵乐,万民尽开颜。
东踩高跷,南敲腰鼓,龙舞西环。妇携爱女,夫肩驾幼,喜上眉间。
2024.02.14
捣练子•盛世元宵(冯延巳体/词林八部)
文/李贵生
逢盛世,贺元宵。锣鼓喧天品笛箫。
联盏彩门船舞影,菊红梅绽月明娇。2024.02.15
生查子•庆元宵(韩偓体/词林五部)
文/李贵生
彩灯映楼桥,秧队娇姿载。
踩跷让人惊,笙笛豪情在。礼炮声已消,夜宇浮花海。
夏日未曾来,红树染风采。
2024.02.16
热门词牌•龙年安康
一七令•龙(白居易体/词林一部)
文/李贵生
龙。
似雨,如风。
梭幽谷,贯巅峰。
浮沉不尽,变幻无穷。
掀波追凤去,彻海访云宫。
花气欲陪春夏,松声相伴秋冬。
祥云雪瑞雄壮志,龙凤呈祥洒图鸿。
2024.02.13
一七令•年(白居易体•词林正韵七部)
文/李贵生
年。
冬去,春迁。
轮回转,岁双连。
初夜兔闹,今晨龙欢。
缤纷尘世曲,璀璨礼花烟。
搭彩影陪紫气,挂灯盏映紅联。
菊绽梅开随春意,笙歌笛奏序情绵。2024.02.10
一七令•安(白居易体/词林七部)
文/李贵生
安。
幸福,家圆。
随岁暮,预风寒。
风雨无阻,日月有欢。
左邻慈善处,右舍意情绵。
喜气永陪春色,吉祥同伴秋缘。
春夏秋冬祈平日,东南西北愿祥天。2024.02.13
一七令•康(白居易体/词林二部)
文/李贵生
康。
万福,千祥。
除百病,乐三阳。
晨起多步,日出少床。
佛钟祈雨顺,道鼓愿安康。
春到雁翩蝶舞,秋来乌语花香。
五谷丰登民富泰,四海升平国荣昌。2024.02.13
生查子•元夕(韩偓体/词林正韵八部)
文/范彩云
龙城看花灯,梢月元宵皓。
烟花夜幕开,火树知春早。狮舞鼓壮威,龙跃衔珠宝。
频看汉仙闺,儿成托媒保。
2024.02.16
青玉案.元夕
文/放下(李云生)
微风戏弄桥边柳,吐酒气、朝前走。
十里大街灯若昼,一轮圆月,满天星宿,胜却相思豆。烟花璀璨云锣奏,靓妹衣衫更香透。
长发披肩身影瘦,轻挪莲步,慢张桃口,谁与长厮守。
2024.02.16
【中吕•普天乐】赏元宵(张养浩体)
文/胡林旺
喜年傲,元宵俏。月明亮照,女艳妆娇。高采袅,花船眊。看里欢欣乔颜笑,铁炮声里玉眸抛。东家紫耀,西门财妙,唢盖天朝。
2024.02.17
青玉案 • 元夕感怀(词林正韵七部)
文/王文文
东风夜绽花灯炫。
鼓锤擂,秧歌旋,璀灿雕车歌震汉。
彩门流紫,玉桥霓漫,一夜声光乱。凤头攒动馨香远,
银饰金环似星灿,众里多娇农户眷。
花容盈喜,恰如荷苑风月莲头串。
2024.02.17
醉花间•闹元宵(毛文锡体/诗林正韵四部)
文/李福厚
金龙舞。彩狮舞。锣镲鸣钟鼓。
新岁闹元宵,结彩张灯渡。
旱船高跷赌。绿女红男觑。
眸传爱慕情,姿递风流语。2024.02.18
青玉案 • 惠风和畅(贺铸体/词林正韵四部)
文/王文生
迎财纳福春常驻。百姓乐、仓盈富。
廿大精神旗帜树。共赢开放,指明道路。万众齐欢聚。适逢正月朝阳煦。约友攀山有情趣。
天柱巍巍汾水护。松青柏翠,石悬亭踞。决意登高处。
2024.02.19
谢池春·欢渡元宵节(词林十七部)
亢仁才
火树缠腰,锦绣巷衢红遍。
礼花喷、灯笼惬眩。
秧歌狂舞、震天欢声颤。
赏非凡、惹嫦娥羡。红旗荡艳,闹市商声无倦。
逛岑山、神怡圣院。
文成书画,最欣风骚眷。
憩园廓、兴情毫遣。
2024.2.19
生查子·庆元宵(韩偓体/词林正韵六部)
高亮怀
万众庆元宵,礼炮轰鸣震。
舞狮接旱船,打鼓龙腾迅。四海五州兴,村市同心进。
娇女俊男欢,欣欣向荣顺。
2024.02.20
定风波.俺是灰鬼
文/李云生(苏轼体)
褥被锅台落满尘,臭虫老鼠乱纷纷。烧炕捡来牛粪片,无伴,未曾有过客登门。
同学眼中当另类,灰鬼,薄田三亩怎成婚。唯把千愁笺上寄,无计,亲邻视俺陌生人。

第四部分散文类
信仰
文/李亮生
毛头纸糊住了尘世
土窑洞阴暗
盛满重重的湿气
土灶台旁
吹风机斑斑绣迹
像一位蹒跚老人
啍啍唧唧
一台黑白电视机
卧柜休息
剥落的墙壁上
一张泛黄的毛主席画像
熠熠生辉2024.02.19
黄土窑洞
文/李亮生
风雨侵蚀 沟沟壑壑
流进老汉老妇的面庞
蓝天白云 黄土羊群
美丽如画
鸡鸣犬吠一派生机盎
农人眼睛 窑洞窗
朴素呆滞却深藏希望
2024.02.19
2.烟火的两端
文/李亮生
母亲的风箱 拉红多少岁月
锅碗瓢盆交响过后
只剩孤盏在寒风中哭泣朝花夕拾浅读:
这首小微比较接地气,呈现的也不错。作者选取了两个大众化的物象“风箱”“锅碗瓢盆”等炊具,来呈现烟火两端:一边是对母亲的思念,一边是“孤盏”,紧扣诗题,形象感人
2024.02.19
家
李亮生
一榻火炕烧开思念滚烫
芦苇席编织的梦想
飞出 两扇窗2024.02.19
山里人
乐山好水短视频观后
文/李福厚
一座座山峰,
数堰堰塄。
斜坡坡黄土地,
几辈辈耕种留脚印。一条条山沟沟,
几里里深。
捡柴柴砍圪针,
背了几背背数不清。
一样样蓝天,
一样样云。
就是这山旮旯旯,
养活了多少代代人。
一孔孔窑洞,
烂板板门。
贴了个福字字,
老老少少当财神。
一铺铺土炕热烘烘,
装米放面大瓷瓮。
土塔塔锅台木风箱,
一天三餐餐炒煮蒸。
一道道小路绕弯弯,
上坡坡下梁梁山外伸。
嫁出多少少俊姑娘,
送走多少少打工人。
一样样黑夜,
一样样星。
远看看近盯盯,
三两盏盏灯。
党的政策暖人心,
扶贫队进了村。
送技术道前程,
留守人员鼓足劲。
一路路脱贫拼了命,
凉饭饭炒面面顶一顿。
养殖放牧存款增,
没人去打工。
看今朝,
水电公路通。
砖房房新院院玻璃璃明,
山青青水秀秀好山村。
留守的庄稼人,
年年接财神。
日日谢党恩!
谢——党——恩!
2024.02.20
顺口溜 :
庄户人过上了好光景
王文生
白布衫衫敞开怀
阵阵清风吹过来
心里头高兴不由人
说段顺口溜给大家听
蓝莹莹的天来白格生生的云
红丹丹的阳婆照新村
绿油油的庄稼瞭不见个边
庄户人高兴喜在心眼眼
镰刀刀甩开咱往前走
玉姣姣含笑招手手
锄板板落地土花花开
咱浑身的力气使出来
战胜旱灾保丰收
山村村的农家乐乐在心里头
多少个日日夜夜傲冰霜
脆格生生的麦苗荡清香
山丹丹花开满坡坡红
庄户人就过上了好光景
好日子咱不忘共产党
咱迈开大步向前方
擦擦汗点点咱挺直了腰
脱贫的农家满脸脸笑
汗珠珠落地土生金
咱庄户人前程似锦日日新
2024.02.20
难忘老屋热火坑(散文诗)
文/山杏花
我乔迁到了新家
窗明几净家具铮明瓦亮
席梦丝的钢丝床
睡在上面弹上弹下
虽然住的舒心快活
可我就是忘不了老屋
忘不了老屋中的那盘热炕
那盘热炕呀!冬暖夏凉
父亲曾在炕上抽着苦涩的小兰花(注1)
数算着母牛几时下犊
母猪何日生崽娃
天旱唠叨老天不下雨
雨涝埋怨天公只顾下
他经历了日寇的铁蹄践踏
经历了国民党与土匪的掠抢
解放后才能安稳坐在热炕上
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可他老人家热炕还没坐多少时日
已是背侚偻鬂染霜
受苦受难留下了疾患
日日在炕上的咳喘
夜夜在炕上的呻吟
回回次次听的我热泪盈眶
在这盘热炕上
父亲心安理得地撒手人寰
安祥地闭上了眼放开了手掌(注2)
因为他不再怕子孙受苦受难
和平盛世凯歌已奏响
人民生活已达小康
在炕上我抱着老父的遗体嚎淘大哭
点点悲泪撒落在老炕上
噢!每当我游历老屋老炕
总会想起老父总会想起老娘
我的娘常常坐在这盘老炕上
点着煤油灯日日夜夜缝衣裳
天天每每抽空做鞋袜
那密密匝匝的实纳底
便是她在油灯下书写的文章
那千针万线的被褥和衣裳
就是她在油灯下描绘的诗画
天凉了她把热炕头让给我
天热了她睡在了火热的炕头上
把不凉不热的中炕让给了儿郎
在这盘热炕上哟!母亲生了无数个娃
可存活的只有大哥二哥妹妹和我
其它的哥妹姐弟不是死于四六风(注3)
便是死于戴糠花(注4)
当年日寇的铁蹄踏进了家园
母亲恋恋不舍地舍弃了老屋热炕
跟随父亲躲进了深山土窑
睡到了简陋的土墩上
可她夜夜难已入眠
时时刻刻思想着老屋的热炕
在这盘热炕上
母亲生孩子只喝着清汤寡水的米汤
饿的头发晕眼发花
洪身浮肿的不成人样
她说是她没死了是阎王爷不要她
因为家中还有未成人的娃
回回母亲讲到此我总会眼泪直流淌
就是现在作词我也写不下去了
因为激涌的泪水已挡住了目光
擦干泪水我再重新抒发
抒发我对老炕的情哟!
描述我对老屋热炕的向往
噢!难忘,难忘老屋那盘热炕
难忘呀!热炕头上的爹娘
难忘我呀呀学语蹣跚行走在老炕上
难忘我初入学堂后在炕上背诗背童话
难忘青年的我在炕上睡梦中的理想
难忘我在有热炕的老屋中入了洞房
娶回了漂亮的媳妇
在热炕上我与她圆了房
从此在热坑上享受儿女绕膝的欢乐
在热炕上休息养育儿女劳累辛苦的心伤
清天我在炕上欣赏明窗外的鸟语花香
阴天我在炕上品听雨声哗哗响
逢年过节我在炕上与妻女享受欢乐
噢!满腔的情话是我对老炕的留恋
千墨万纸难描难写哟!我对老炕的向往
老屋热炕我将永永远远把你记在心上
对你的情有独钟我至老也难忘
老了也要絮絮叨叨说给我的儿郎
我爱你老屋的老炕(备注:1、小兰花:烟叶的一种产于北方。2、闭上眼放开掌:俗称老人死后若闭上眼放开掌不握拳,便是安心放心的表现;否则是有不放心之事。3、四六风:旧时婴儿生下后在第四天或第六天,常常会死于肺炎的俗称。4、戴糠花:旧时对天花传染病的俗称,因病人除了高烧、疼痛等还会在全身、脸部与眼珠岀现如糠皮般的红疹子,痊瘉后会结疤。)
2024.02.20
忆杜中
文/李亮生
十月春雷一声炸响
花季的我们步入考场考场火炉燃得通旺
幸运的我们中了红榜
一排排教室齐又亮
一眼眼窑洞闪金光
一颗颗小树茁壮长
一朵朵花儿含苞放
毛头纸糊住窑洞窗
后山底的学子放飞了理想
鸣河流水日夜欢唱
教室里书声一浪高过一浪
煤油灯昏暗却闪亮
玉面馍有用不尽的能量
大门的大钟大爷打
还没下学饥肠咕噜胜钟响
一桶土豆漂油花
一把勺子响叮当
一个馒头吐麦香
一会功夫饭精光
老师们似把鸡血打
废寝忘食带病还要上课堂
教导员团书记
抽空也将教学帮
工宣队进学校
走进班级讲政治思想
开门办学建农场
春种秋收前文明梁
水泥厂砖瓦厂
争先恐后不怕累和脏
食堂办的养猪场
元旦聚餐肉味飘香
青春萌动不敢乱想
一头扎进书堆成为读书狂
男生女生很少对话
期待露天电影偷偷踩女生脚丫
一张小纸条引发一场大风波
――传为千秋佳话
几回回梦里回母校
走进了却看不到当年的模样
一别母校四十载
曾经花季的我们而今变花甲
相约古都登上西安明城墙
踏着夕阳――走向无限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