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妻子在刷微信朋友圈时发现了一幅儿子多年前写的春联,发在家庭微信群里问儿子是否还记得那年写春联的情况,儿子说,当然很有印象。
我看了看时间,发现这幅春联写于2013年2月,距今已经十一年了。真可谓光阴荏苒,如月如梭啊。不过,儿子练习书法的身影却历历在目。
经妈妈介绍,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跟妈妈的同事学习了几天写字,从此他知道了什么是书法,后来也陆陆续续地写一写,练一练,小学生当然是学习写字。
读高中时,儿子竟然又来了兴趣,即使到了高考备课的紧张时刻,儿子也没有亏待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有空就拿出笔墨来练习练习。此时,我发现儿子的字写得越来越好看了,但我还不敢说这是书法,依然跟儿子说,你的字写得更好一些了。
2011年9月,儿子去了一间985高校读大学,不久之后,他感觉到在大学里的时间要宽松一些,就想再写写毛笔字,于是又把文房四宝这类写字工具带去了大学。
儿子十分珍惜自己的作品,他把练习书法的纸张一张张地折叠好,放在一起收藏好,久不久张开来看看,又是也前后对比一下,看练习的作品是否有进步。对儿子的这种做法,我大加欣赏,鼓励他坚持下去。
经过几年的磨炼之后,我想儿子的写字应该叫做书法,可以公开书法作品了吧。于是在2013年2月,在过年的前几天,儿子大学放假回到家时,我就鼓励儿子说,今年就你来写春联了。儿子很爽快满口答应。当天,儿子拿出他的文房四宝,小心翼翼地舒展开来,写起春联来了。不一会儿,“安居乐业,盈门桃李春常驻,满架经书香自闻”的春联横空出世。实话说,儿子第一次这样一本正经地写春联,字,虽然有点儿幼稚,但还是像模像样的,楷书字体,布局和谐,方正规范,笔画工整,可谓毛笔书法也。既然写出来了,况且也还不错,对得起观众,当然就让它堂堂正正地张贴在大门上吧。
当儿子亲自把他写的春联张贴在门上之后,我和他妈妈左看右看,发现顺序没有错,书法字迹也很协调舒畅,于是就情不自禁地异口同声说:儿子写的春联越看越像春联……其实就是很好的春联!儿子也高兴地笑了起来。大家一兴奋就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
大学本科期间,儿子练习书法的兴趣不减,随后几年也都习惯于写春联了。写多了,思考也多了,自然有所感悟,于是儿子就写出了几篇关于练习书法的感悟文章,记得有一篇题为《我与<张迁碑>的曲折“姻缘”》的文章还在杂志上刊发了。
转眼间,十一年过去了,此情此景依然清晰可见,尤其是张贴对联之后,全家人那种欢欣鼓舞的情景真是令我们没齿难忘!
自从儿子本科毕业直接读博士之后,由于学业繁重,他就再没有练习书法了。今年,在清华做博士后的儿子从北京回家过年,像近几年一样,我们也提醒他写春联了,他也似乎淡忘了写春联一事,不过,在我们再次提起他的这幅旧春联之时,他兴奋得很是自豪。
2024年2月14日

2016年,儿子写的春联

2013年6月,儿子写的春联

2013年8月,儿子写的春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