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说情人节
作者/毛生韬
今天是2月14日,是外国人的情人节,是舶来品,它并不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情人(见附件)节,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洋溢着浪漫和爱情色彩的节日。它源于西方国家,逐渐在中国犹如感冒一样传染流行起来。在这一天,许多年轻人通常会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向自己心爱的人表达爱意和祝福。关于情人节,浅说如下:
一、起源与意义
情人节最初起源于古代罗马,后来逐渐演变为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参与者们通过互赠礼物、写情书等方式表达爱意和祝福,以此来传递情感、维系爱情。情人节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珍惜爱情、珍视身边的人,同时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的机会。
二、礼物选择
在情人节这一天,赠送礼物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情人节的礼物应该体现送礼人的心意和受礼人的喜好。在选择礼物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受礼人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礼物;
2、避免过于昂贵或奢华的礼物,以免造成经济负担;
3、礼物的意义和象征性应该与情人节的主题相符。
常见的情人节礼物包括鲜花、巧克力、首饰、香水等,当然也可以是亲手制作的礼物,这样的礼物更能体现送礼人的心意。
三、庆祝方式
在情人节这一天,年轻人会以各种方式庆祝。常见的庆祝方式包括:情侣共进烛光晚餐、一起看电影、一起旅行、参加情侣活动等。此外,一些人还会在这一天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感激之情,例如写一封情书或制作一张浪漫的卡片。
四、结语
情人节,是一个充满浪漫和爱情色彩的洋节日,它的宗旨就是提醒人们要珍惜爱情、珍视身边的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爱人的爱意和祝福,让爱情感情更加美好。
五、题外话
余以为:各个国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中国人不能过外国人的情人节。近年来,在这一天,中国许多年轻人崇洋迷外、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东施效颦、追求国外习俗、追赶国外时髦。这些都是不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接受的表现,缺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知和自信,不值得提倡和模仿。
人人“谈虎色变”。
其实,情人并非只有这一种解释,情侣和爱人也可以称之为情人。情人属于一种自愿型爱情伦理关系,并不是像婚姻关系那样,会受到管控和约束。有爱情关系的男女,都可以叫作情人。
百度百科:情人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íng rén,一指恋人、情侣,同爱人;如今多比喻等同于恋人或情侣却无法予以正式名分或承诺的人。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尤其21世纪以来,广义的情人也包括妻子和老公。
所以,在现代社会表达的含义是:恋人情侣、同爱人、感情深厚的友人、情夫或情妇、惺惺相惜的知己、暧昧复杂的情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