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乡拜年
春节那天,我和女儿、老婆都回老家拜年。当天,阳光普照,天气晴朗,我们骑着摩托车开开心心回家乡。路途中,我们一边骑车一边欣赏农村的美景,到处一片绿色风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让人感觉好美啊!看到家乡的风景,我不禁想起那脍炙人口的唐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家乡虽然没有高大的建筑,没有城市那么繁华,但这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许多农户对以前的预制板结构的楼房进行了翻新,也有个别暴发户建起了四合院、小别墅。家乡的小河泉水叮咚,乡下的公路虽然没有刷黑,但主干道漂亮宽敞、干净整洁,而且还新增了不少水泥路和桥梁。我和女儿都感慨家乡变化大,中途还下车拍照,顿时一阵微风吹来,让心情更加舒畅、轻松。
我们来到老屋湾里时,得意哥、保云爷几个人正在门前晒太阳,音响正播放着流行歌曲,邻居黑粑房子进行了简单装修,他去年国庆期间结的婚,而且最近已经当爸爸了,真是双喜临门,到处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气氛。我们还看到家家户户门口都有许多鞭炮纸屑和烟花炮筒,汉云哥、细毛爷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几个小孩正在那里放冲天炮,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当天我们回家乡的主要目的是拜年,首先来到保云爷家,我称呼他为叔父,因为他与我父亲是同一个辈分,其实他年龄只比我大两岁,他42岁那年生了一个儿子,女儿已经出嫁。桂珍细娘在家带孩子,保云爷外出务工,虽然收入不是很丰厚,但夫妻同心,小日子过得甜蜜又滋润。
接着我们跑到佑雄细佬、得意哥、新胜哥拜年,大家都很客气,见我们回来拜年,都放了鞭炮,并摆上一些水果点心,拉我们在他家吃饭。虽然我们就在本乡镇工作,但平时很少回老家,有几个小孩居然叫不出名字,经打听才知,孩子们看到我们也感觉很陌生,再过十多年,我退休回到家乡,估计后来生的小孩更不认识,正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随后,我们来到田间地头转了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勾起我们重温儿时满满的记忆。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期间,我们放假回家,总喜欢邀几个小伙伴一起跳远、跳高、举行拔河比赛,还打纸牌、跳房子、猜拳、登山、唱儿歌,虽然没有赌什么,但甭提多开心!印象最深的是,过年那几天,偶尔我们会参加舞狮玩龙,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体验春节的快乐,还可以挣得几包烟回家给父亲抽。
中午十一时许,我们打开老家的房子大门,看见那里面已经有些潮湿了,而且气味难闻,顿时想起已经去世三年多的父母,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父母还健在,家里一定会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父亲和母亲都很讲卫生,而且春节还会准备许多糖果花生,包饺子、做糖圆子、煮山药锅、蒸排骨汤,味道可鲜美啦!由于父母双亲都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湾里大人小孩都喜欢到我们家里来玩,春节期间父亲还会接群客,大家吃得开心、玩得也很尽兴。当然,我们也很感谢湾里的亲戚,每次我们回来,他们都是那么热情,让我们倍感亲切,觉得家乡真好!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发现又不少农户在放烟花,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竞相绽放,就像大家快乐、幸福的笑脸。我们迎来新的一年,但愿大家在龙年发扬龙马精神,充满活力、欢乐和幸福,在家创业业生辉,出外求财财到手,开开心心每一天,财源滚滚伴春来......
王剑 ,男,1976年生于蕲春,自幼爱好文学,曾参加湖北电大函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社会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通讯员工作,近年采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连续多年被评为黄冈日报社模范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之余,还坚持写作散文随笔。去年以来,有不少的文章见诸报端。文字散见于《黄冈日报》《鄂 东晚报》等报刊。现为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