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的故事 (一)
穿 新 衣
文/甄春延
今年是龙年,也是儿子的本命年。他妈妈早早的就给他买了一身红色的内衣和红袜子。
三十儿晚上,看着儿子穿着一身红衣,精气神十足,我笑称“儿子工作已经定了,人生的道路已经明确,个人的问题也应该解决了”!
儿子36了,我也66了,儿子当兵十几年,现在转行当律师,所以我说孩子该考虑个人的问题了。
现在的孩子真绝,很多人不着急考虑个人问题,唉,孩子不急爹妈急。笑归笑,想想日子过得真快。我记得小的时候都是过节的时候穿新衣,那时候可盼着过节了,有新衣服穿,有水果糖吃,有压岁钱,有鞭炮可以放。
说老实话,我家不算太困难。父母亲文革前的工资加起来有350多元。但父母亲对我们兄弟姐妹要求特别严,另外7姐弟都住校,也需要交学费住宿费。加之他们都忙于工作,家里还要请保姆,所以生活也不算太宽裕。
那时候,棉衣都是自己做,我们小的都是捡哥哥姐姐的衣服穿,只有过年时,妈妈才能够给我们每人买一件新衣服。
这新衣服穿旧了,或者大了还要弟弟妹妹穿,哪像现在,旧衣服直接就给人或者卖了扔了。我记得我父亲的一套中山服都穿了好多年,袖口都磨出毛边了,一双皮鞋更是如此,正式活动才穿平时就穿老头鞋。
母亲要求我们即使穿旧衣服,也要齐齐整整的,我记得好像洗完衣服都要浆一下,再用熨斗熨平,板板正正的。
母亲讲:穿衣戴帽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做人做事也如此。
我4个姐姐继承了母亲的风格,每家都是收拾得干干净净。从某种意义将,我真佩服父母亲那时候的领导干部,多数人身居高位从不考虑个人利益,不讲究吃穿,自身要求也很严。
我们兄弟姐妹7人在严格的家教下也都生活的很自信。我也不知道现在的干部怎么了,一套西服都几千上万,一块手表都几万几十万。我在想,生活即使再好,睡觉不也是一张床吗?琢磨不透……
说起穿新衣,过年穿新衣也含辞旧迎新之意。旧时,富人们绫罗绸缎穿戴一新,贫户所穿即使是粗布旧衣,也都整齐清洁,异于平日,以应新春吉日。
寄托了人们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所以人们也要用新的事物来给自己开一个好头。
现在,穿新衣服更具有一种象征和时代的意义,代表着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代表着对审美价值的认同,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现在,穿新衣服更具有对思想上的一种认知,一种将思想上的愿望转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形式展现出来,用心去感受美,用生活去拥抱美。
作者:甄春延
写于2024年2月12日
【作者简介】甄春延,原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退休干部,东北师大夜大中文系毕业,学士学位。
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