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美国知名新闻主播塔克·卡尔森2月8日发布本周早些时候对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专访视频。这是东欧危机升级近两年来,普京首次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此次采访议题敏感,普京应答坦率幽默犀利,令正处大选之年的白宫拜登总统惊恐失态。
据卡尔森公开的专访视频。
首先,关于俄 乌关系,普京强调,他依旧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双方冲突问题。他说,俄方多次提议和平解决乌基辅问题,从未拒绝谈判,愿与乌方任何领导人合作。然而,在2022年3月伊斯坦布尔会谈后,双方谈判没有任何进展。按照普京说法,伊斯坦布尔会谈拟定一份协议,乌方代表团团长达维徳·阿拉哈米亚草签其中部分条款。为了给达成协议创造条件,俄方按照法国、德国建议,撤回进攻乌基辅的部队。乌方随后却改变了立场。普京说,阿拉哈米亚后来承认时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劝乌方不要正式签署协议,此举导致错过结束战争的机会。“我认为这很荒谬,而且很遗憾”,也不明白约翰逊为何要那么做,普京说,“约翰逊先生如今在哪里?而战争还在继续。”普京表示相信俄 乌“迟早”会达成协议,以和平方式结束冲突,两国乃至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也将得到恢复,“这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会恢复。”
其次,关于东欧军事冲突的起因,普京告诉卡尔森,2022年2月俄军对乌基辅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前,他同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作了迄今最后一次通话。普京对拜登说:“你犯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错误,支持乌基辅发生的一切,并疏远俄国。”普京说,俄国方面不断呼吁美国和欧洲领导人停止向乌方输送武器,以执行明斯克协议。如果美国“真的希望阻止交战,就得停止供应武器。它(东欧冲突)就会在几周内结束”。
普京透露说,当时,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查克·舒默曾声称,如果对乌方援助断供,美国最终将不得不派兵赴乌作战。对此,普京说,这纯属“挑衅”,而且已经有美籍雇佣兵在乌方参战。
普京说,俄方对波兰、拉脱维亚以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没有领土要求,不会对波兰使用武力,除非波兰袭击俄国。
普京说,东欧冲突由2014年乌“政变”引发。这场“政变”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下进行,从技术角度看,实现了政权更迭目标,但从政治角度看,是一个“极大错误”。顿巴斯地区随后爆发冲突。
据俄国卫星社援引普京的话报道,俄决定借助武力结束顿巴斯始于2014年的武装冲突,“有人会说这是我们的错误”。但是,在俄 乌冲突之前,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违背承诺,连续五次东扩,并在2008年布加勒斯特峰会上向乌方“敞开大门”。
第三,关于谁炸了俄“北溪”输欧天然气管道?卡尔森在采访中问普京:“谁爆破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普京笑着说:“当然是你们。”卡尔森开玩笑接茬说:“我那天很忙。我没有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普京接着说:“你个人可能有不在场证明,但中情局没有不在场证明。”普京说,全世界都清楚“北溪-1”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发生了什么,连美国一些分析人士都直接这么说。在他看来,要查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必须找出既有想法、也有能力这么做的人。
“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国出发,经波罗的海海底抵达德国。2022年9月底,管道发生爆炸,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泄漏,共有4处泄漏点,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各方普遍认为这起事件系“蓄意破坏”。
瑞典检察部门2月7日以“瑞典缺乏管辖权”为由,宣布结束持续16个多月的调查,表示已将相关调查材料移交德国方面,但未就事件责任认定给出结论。
普京还说,“北溪-2”号虽然受损,其中一条管线依然完好,可以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俄方已经准备就绪,德国却未同意开通。按照普京说法,“现今德国领导人不从本国利益出发,而是遵循西方集体利益”,令他感到惊讶。
第四,关于俄中关系。普京表示,美国出于政治原因,试图限制俄与中国的合作,将会给美国自身带来损失。因为在强大的俄国背后,有更强大的中国。美限制、打压俄,只会适得其反。
普京在采访中还表示,俄方时而在媒体上听到美国西方散布有关中国的“恐怖故事”。但实际上,俄看到的是中国不具备侵略性。他表示,俄方和中国是邻国,几个世纪以来共同相处,“中国的外交政策理念是非侵略性的”。普京还指出,中国的潜力巨大。在谈及俄中贸易时,他表示,2023年俄中贸易额已超过2000亿美元。普京表示,“(俄中)贸易额是平衡的,双方在高科技、能源和科学发展等领域都是互补的。”
第五,名嘴卡尔森称,他对普京的采访曾遭美国白宫拜登政府的多次阻拦。卡尔森对普京的访谈6日在克里姆林宫录制,在卡尔森个人网站和社交媒体账户播出,时长两个多小时。卡尔森是美国右翼新闻评论员,曾是福克斯新闻台当家主播。他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系密切。福克斯新闻台2023年,被指控播出关于2020年总统选举的不实报道,赔偿数亿美元后解雇卡尔森。卡尔森另起炉灶,在社媒平台X开设一档视频节目,点击率累计上亿次。而卡尔森还指认拜登政府先后两次试图阻止他采访普京。按照他的说法,大约三年前,拜登政府非法监视他团队的短信,然后将内容泄露给新闻媒体,目的是阻止他们采访普京。“他们这次故伎重演,但我们还是来到了俄国。”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6日否认,称卡尔森的说法“荒谬”。
克里姆林宫说,普京之所以同意接受卡尔森采访,是因为他不像众多其他西方媒体那样片面报道乌基辅问题。卡尔森认为,许多西方媒体对俄乌冲突的报道偏向乌基辅。但不少西方记者说,他们向克里姆林宫申请采访普京,遭到拒绝。
笔者注意到,美国知名新闻主播、几个月前从福克斯电视台辞职的塔克·卡尔森,对俄总统普京的长达2小时的专访视频,这次采访,是东欧危机升级以来普京首次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双方谈的内容很丰富,包括东欧冲突、北约扩张、中俄关系、美国总统、北溪事件、被捕《华尔街日报》记者等多个问题,普京都发表了非常犀利得看法。这次采访,在美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卡尔森的这次专访让西方国家的民众真正了解了东欧危机的本质,以及俄方的立场,这实际上是把美国政府和媒体编制的谎言给戳破了,这引发美国政客和媒体的不满是正常的。
二是,这将可能对东欧危机产生重大后续影响,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白宫的政策。
据美国西方众多媒体连日评论认为,基于上述两个原因,美国媒体是不满的。但真正歇斯底里的是美国民主党。据报道,美国前国务卿民主党人希拉里2月10在采访中直接攻击卡尔森:“他就像普京的一只小狗,他已经被美国很多媒体解雇了,如果他从俄罗斯媒体获得一份合同,我不会感到惊讶。”
笔者认为,由此可见,美国当政的民主党对于此次卡尔森对普京视频采访的惊恐与失态!而前总统特朗普的共和党可能正在“偷着乐”。为此,特赋《恨来迟》为评为现。
采访俄京,
触及深处,
秘闻初开。
美记者名家,
议题重大,
坦率倾怀。
论和乌,
英阻搁停哀。
炸毁油管缘埋。
大帝释迷花,
白宫惊恐,
欲盖邪胎。
一一2024年2月12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