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子情系紫金箫
作者:李铁
韩湘子是韩愈的族孙,但他和唐宋把大家之首的韩愈不一样,他性格疏狂,不喜欢读书。
后来学道成仙,是个风流俊俏的书生,他手中的法器是紫金箫。据说,这支箫用南海紫竹林里的神竹做成,还是东海龙王的七公主送的。
韩湘子过去有一支比较普通的玉箫。带着着支玉箫,韩湘子漫游名山大川。有一年,走到东海之滨,他听说东海有个龙女,特别善于音律,精于歌舞,很想会她一会。因此,韩湘子就每天晚上到海边去吹箫,希望龙女能听见。
三月初三这天,是东海龙女出海春游的日子。夜里,龙女恰好听见海边传来韩湘子的长箫声,动听悦耳,悠扬绵长,不禁听得入神,彻底惊呆了。
韩湘子的箫声好像把她的魂被勾去了似的,小龙女身不由己就朝海边走来,她化作一条银鳗慢慢游到海边。
大海正慢慢退潮,韩湘子一曲吹罢,潮水退去十里远。
龙女所变的银鳗误了潮,搁浅在海滩上。但她并不害怕而是泪光莹莹地望着韩湘子,仿佛还沉浸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
韩湘子又好气又好笑,说:“鳗儿呵鳗儿,难道你也懂得音乐的奥妙?你若是个懂我的知音,如果是这样,就把我的心意传到水晶龙宫去吧!”鳗儿听了,连连点头。
这个鳗儿居然点头答应,让韩湘子十分惊异,他再次吹起玉萧,想不到,银鳗慢慢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在明媚的月光下跳起了美妙神奇的舞蹈。而且舞姿优美奇异,世上罕见。天仙般的龙女,柳叶眉,杏花脸,玉笋手,细柳腰,金纱披身,莲花镶裙。其美貌和优美的舞姿,闯荡江湖游遍名山大川的韩湘子从没见过,不禁愣在那里。
少女在月光下跳舞旋转速度越来越快,她边舞边唱:
“寂寞龙宫闻箫声。使君一曲凤求凰,妾应伴舞到天明。”
歌舞声中,潮水慢慢回涨、天快亮了。突然一个浪头扑来,银光一闪,少女就不见了,这样的事情,一连发生了三个晚上。只不过小龙女没有再变成银鳗,而是每天晚上以少女的本来面目定时约会。
第四天,韩湘子又来到海边吹箫。按时赴约,准备和少女相会,但它不知什么缘故,吹了大半天玉箫,龙女就是不出来。
韩湘子急得把玉箫摔断,龙女还是没有出来。他正沮丧地往回走,忽听背后有人喊他。回头一看,原来却是个陌生的老渔婆。老渔婆说:“相公,实不相瞒,前几夜在月下歌舞的乃是东海龙王的七公主。因你们私会的事情败露,她现在被龙王关在深宫,不能前来相会,非常抱歉!
今天她叫我奉上南海普陀神竹一枝,以供相公制仙箫之用!”说罢,老渔婆递上神竹,化成一阵清风就不见了。
韩湘子将神竹制成紫金箫,从此断绝了在尘世游荡的念头,钻进了深山古洞,他紫金箫从不离身,日夜吹箫谱曲,并练出了超凡绝俗的本领。
南海普陀神竹是观音所种心之爱物,丢失一支,观音非常清楚是谁盗走,遂到东海龙宫讨要。龙王向观音道歉并说明了原委。于是,东海小龙女被观音菩萨收为侍女,永远在观音菩萨座下伺奉,不得脱身,与韩湘子万难相见。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