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 度 春 节
作者:石国华(北京)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伴随着冬日里的温暖阳光,
满怀着喜悦的心情,
胸怀着美好的愿望,
迎接2024年春节的到来。
鞭炮声声驱走了严冬,
欢歌笑语呼唤着春天的到来,
春天正在远方的地平线,
迈着轻盈的脚步,
来到我们的声旁。
新年的钟声让我们释放出无比的豪情,
看大海,望长空,
我们心潮彭拜,激情满怀,
胸怀壮志凌云,
才会有无比灿烂的人生辉煌。
听那新年钟声,
年年岁岁的震撼引领我们,
带着我们远大的夙愿,
向着最新的目标,
发起最勇猛的冲锋。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
载歌载舞,歌声敞怀,
举杯庆祝,民富国强,
真情享受春天的温暖,
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宽敞。
今天,我们相聚一起,
用心来感受真情,
用爱来融化冰雪,
消除人生路上的障碍,
圆满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
享受缘分带给我们的欢乐,
把我们心中的祝福送去我们美好的祝愿,
带去我们心中隐藏已久的期盼。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
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看到阳光灿烂,
新年绚丽的色彩,
实现我们的梦想。
听那新年的钟声,
年年岁岁都是无比的激动,
让新年钟声引领我们,
向着最新的目标,
奔向心中最高的愿望。
听那新春的鞭炮声声响,
欢歌笑语呼唤着春天,
激起了我们的思念,
迈向远方的地平线,
迎接笑容满面的亲人归来。
听那金钟郎朗,
这是新年动人的旋律,
激励奋斗的动能,
大团结的号角,
鼓舞人心向阳的篇章。
听那悦耳动听的钟声,
犹如大海在呼唤,
鼓励我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奋力拼搏,斗志昂扬,
把中国的旗帜高悬在我们的目标上。
春节是传统的佳节,
喜庆的氛围激发我们的热情,
敞开胸怀的欢喜,
伴随着美丽的伴侣,走进新时代。
春节是民族传统的佳节,
民族的风俗,尽情展现,
浓缩着人生的苦涩与甘甜,
一杯陈年的佳酿,
举杯畅饮,潇洒敞怀。
春节是传统团聚的佳节,
不管万里遥远,不管分别多久,
相思总会团聚,喜庆就在三十晚。
春节是古今传统的佳节,
几千年传承人心欢畅,
古今中外共分享,
中华民族高歌欢庆乐翻天,·
天地人和喜逍遥。
任天地苍茫汪洋一片,
让我们乘春风,斗志昂扬,
搏风击浪,认清航向,
凭航天科技,智能扩展,
朝我们心中的目标奔向前方。
春节就是一座大熔炉,
焕发热情,激发能力,
各民族共享欢乐,
抖擞出各自的特长,
让我们携手创造未来。
春天来了,带来了春风,
为大地抹上了嫩绿,添上了新装,
驱赶了冬日的凋落,
增添了今日的繁荣,
迎来了阳光灿烂的鲜花海洋。
让和熙的春风,
轻轻的抚摸每一张笑脸,
欢快的牵上亲人的双手,
让春的使者舞起巨大的彩笔,
渲染出生机盎然的新世界。
听吧,金钟长鸣,
龙年的号角已经吹响,
激发我们敞怀开朗,
共享美好时光。


石国华,男,中共党员1974年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后,1975年上山下乡到江西省湖口县舜德公社棉湖农场,曾担任公司团委副书记;1982年由江西大学(现为南昌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在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生物医学工程《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曾担任国企高管,外企首席代表,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工作;曾参加国家“863计划”,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通过考试和评审,获得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高级工程师职称,发表论文和报刊文章若干篇。

写给春节
作者:苟平刚(甘肃)
(一)
年前年后
时不时就会听到
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
乡下人
习惯把歿了的人
说成老了
走向新年的路上
黑夜成了唯一的捷径
明晃晃的日头
拂照山谷的时候
父亲 母亲 继母
遥遥相望
凝视着人去屋空的老窑洞
曾几何时
指间上的烟火气
竟然取代了袅袅的炊烟
无休止粘贴 复制 重现
还没来得及未融化的银白
泛起了点点泪花
淋湿了
耳边的絮絮叨叨
淹没了
长跪不起的瘦瘦的背影
另一个我
纠缠着
父亲 继母 母亲的祭日
不可开交
老历年
(二)
暖阳
照亮山谷的时候
日子柔软的没了棱角
喊了无数次的老历年
越来越老了
老的竟然忘记了父亲的秘密和乳名
父母的心在儿女的身上
儿女们的心在石头上
某一个瞬间
觉得石头也会捂热的
零点是打开初二的一把钥匙
(三)
越来越淡的年味
没了那个追风的少年
却多了想哭的情绪
零点了
夜沉沉睡去了
一盏孤独的灯火
说什么
也不愿熄灭
或许
一窗之隔的两个世界里
仍有魂灵游弋于虚无缥缈处
划向夜的彼岸
跳跃的炉火
燃烧着心里的激情
渴望着第一缕曙光
打开大年初二的门扉
托起幸福的光芒
回娘家 走亲戚
姑爷 外甥
拖家带口
把快乐
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苟平刚,甘肃宁县人,网名陇上林海,笔名山魂,出生于1976年7月。从上学时就酷爱文学,生活跌宕反复,依然坚持写作,近年在公众号平台和《九天文学》等期刊上发表了两百余篇诗歌散文作品。有一半作品被读者推荐上了红榜和精华榜,网红作者之一。现从事林业工作,第十届宁县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