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探寻习近平同志浙江足迹(四)
新世纪之初、浙江温州地方一些政府机关存在的"衙门痼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习近平书记针对这些负面现象,致力推动机关效能建设,使之有了很大改观。
(一)
习近平认为:党政机关的工作作风,
一定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打造"高效、亷洁、勤政、务实"的新形象,
人民群众的生活才会真正幸福美好!
习近平一连奔赴几个民营经济大市,
就"再创优势、深化改革,转变作风"观察思考。
温州市首开大会打响"效能革命"第一枪,
市委书记李强实施"四条禁令"落地生效。(注二)
龙港提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口号,
外地投资企业闻风纷至来投。
几个超亿元高新技术项目落户于此,
多家外迁企业也相继往回跑!
习近平来到这里一家中国礼品城,
外地引进的五百多家企业耀眼热闹。
十万农民供销大军活跃苍南,
把永不落幕的礼品城惊艳打造。
红红火火的中国礼品城,
正是"效能革命"营商环境"的写照!
习近平充分肯定温州的有效做法,
将此处先进经验推广到全省参照!
(二)
浙江开始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掀起全面开展效能建设的热潮。
省府颂发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办法,
把加强监督、严格规范纳入正常轨道。
习近平致力建设服务型、法治、有限政府,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收到预期实效。
据统计审批项目减少近四分之一,
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他们还让行业协会协助行业管理,
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利于市场经济向好。
习近平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着力点,
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把公共服务做好。
习近平积极推广"浙江模式",
鼓励企业把"体制创新之路"走好。
推动农村经济实行"四个创新",(注三)
调动和释放老百姓创业的热潮。
习近平还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向集约式发展道路上漫跑。
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闯试,
从根本上冲破束缚发展的桎梏。
注一:"衙门痼疾":最艰难的是用地,最麻烦的是审批,最头痛的是检查,最反感的是"三乱"。
注二:“四条禁令":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
注三:"四个创新":经济体制创新,产权制度创新、流通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
(维我中华2024年2月1。日晨欣然命笔,敬祈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