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
文/秋之韵
玉兔辞岁,神龙迎春,过年了。
街上的行人渐多,超市里挂着眩目的大红灯笼,门口贴着恭喜发财的金字春联,年隆重起来。
年复一年,年味已淡,岁月不仅留下伤痕也留下回忆,儿时过年的喜悦还记忆犹新。
以前在东北,一进腊月年味就越来越浓。小时候就盼过年,只有过年才能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服还有压岁钱,小孩子最盼过年。我掰着指头算日子望年欲穿。
我记得腊八最冷,离年最近,我们兄妹烤着火盆听奶奶教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杀年猪。从腊八起母亲做过年吃的粘豆包和年糕,即热闹也有情趣。将大黄米泡好,磨成面粉发酵,红豆烀熟是粘豆包的馅料。奶奶和母亲包了许多粘豆包蒸熟放在院子里,冻透后装滿一大缸留着正月待客和作家人的主食。这是全家人喜欢的美味。
到了腊月二十三已是小年,家里杀了年猪,喂了一年的猪足有二百多斤,大块的猪肉和灌好的血肠,家渍的老酸菜炖在一起,那是正宗的杀猪菜,肉味四溢,唇齿留香。请来满桌的宾朋欢渡小年,虽然没有大年隆重却很热闹,扫房除尘吃糖祭灶王,乐此不疲。
过完了小年,眨眼就到了除夕,这是一年最重要的一天。盼了一年的好日子就在眼前。小孩们都很兴奋,等着穿新衣吃大餐。
母亲早早起来准备年夜饭,大姐打着下手,我忙着剝葱捣蒜,大哥挥毫泼墨写着对联,挂上大红灯笼,红灯笼是年的眼睛,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忙个不停。
除夕的晚饭是顿华美的大餐。开饭前,父亲领着全家人嗑头祭拜祖先后,正式开饭。全家围坐。饭菜丰盛,鸡鱼海鲜,四喜丸子摆满了一大桌子的菜。四喜丸子是母亲必做的一道工夫菜,吃了会一顺百顺,好事连连。撤下饭桌,母亲和大姐剁肉包饺子,这是旧岁最后的一餐饭,吃完饺子又长了一岁,吃完饺子我和小妹呼呼睡去,直到天光大亮,被初一的鞭炮震醒。这年过得即繁琐又新鲜。
大年初一,父亲领着大哥放鞭炮贴春联,我和小妹捡拾未点燃的小鞭,留正月十五再玩。父亲平时很节俭,对过年却舍得花钱,父亲把攒下的零用钱换成新票,作为兄妹们的压岁钱。
到了正月十五,吃了元宵赏了花灯,年才过完,不论是衣锦还乡的游子,还是穷归故里的人们,背上行囊出发,明年再见!
2024年2月9日除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