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石的诱惑
文/王科
我的家乡在临潼,中国历史在我的家门口留下了许多细节。例如,一位倾国倾城的漂亮女人,站在骊山顶上,一边神经质地撕着丝绸--这声音真好听,一边叫人点燃烽火台上的狼烟,玩着“狼来了”的孩童游戏,这人叫褒姒,这事发生在周朝。
又例如,皇上嫌长安城里的这些儒生们口臭,老是说些不中听的话,于是说,我要领你们到骊山去游玩。到了骊山,来到一条沟里,皇上问:你们知道这叫什么沟吗?儒生们说不知道,皇上说,可惜你们已经知道的太迟了。你们现在知道了,这叫坑儒谷,一句话说完,四面黄土下来,将这三百儒生活埋了,这事发生在秦朝。
中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农民,一个叫刘邦,一个叫项羽,在骊山下面一个叫新丰镇的地方相遇了,做东的是项羽,做客的是刘邦,这个宴叫鸿门宴,鸿门宴下面的这个沟叫鸿沟,如果那次项羽杀了刘邦,中国以后的历史将是另外一个样子了。不过那次没有杀刘邦,所以后来在另外一个机会中,刘邦杀了项羽,这事发生在秦末汉初。
唐朝年间这里的故事就更多,唐朝的皇帝爱到这里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秦琼临潼山救李渊,从而才有了后来的李唐王朝,因此这里是唐王朝的一块福地,原因之二是,骊山脚下涌出了一股矿泉水,华清水滑洗凝脂,因此这里建一个叫华清池的皇家行宫。“洗凝脂”这句话是专给杨贵妃说的,杨贵妃这个大美人据说腋下有狐臭,需要时常在水里泡一泡。
因了这诸多的历史故事,我很喜欢回故乡临潼。每登骊山时,执意要从老母殿的山坡下采回块微型骊山石,十多年间,总忘不了这些来自骊山的新客,它置身博古架上与我的雅石景致浑然一体,特别石上那黧云斑布,紫红杂黄的色泽,在高高的白玉青峰下,苍松盘虬,众岭簇拥真如险峰岭中一颗红宝石。虽系室内静观,犹闻众岭松风威威,悬崖流水潺潺,无不使我这个骊山游子的情愫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骊山,既无泰山的雄伟壮阔,也无华山的突兀陡险,它以一副苍郁、秀丽的骊马骄姿,满驮着周、秦、汉、唐等十一个朝代的兴亡来到今天,由于它紧靠长安、咸阳等古都,又有温泉,所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了中国历史的名山。据载,周幽王登骊山造骊宫修骊山汤,秦始皇扩建骊宫修神女汤,汉武帝造离官修汤泉宫,唐玄宗造华清宫建华清池。还有那从“骊山北构而西折咸阳”连绵三百里的阿房官,十一个朝代的帝王不知榨取了多少劳苦百姓的骨髓,来构筑他骄奢淫逸的安乐窝。骊山北麓更有那中国历史上达到豪华绝顶的秦陵。他用“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至”,“以水银为百川江海”,“上具天文,下具地受理,以人鱼膏为烛”,更残暴的“将后宫非有子者令从死”随葬,还将工匠藏者关进外羡门活埋。可想,当时是何等恐怖、残暴的葬仪!而今,造宫的人早死了,住宫的人也早死了,阿房宫又回到土木中,那荒草摇摇的秦陵土丘,也在凄然追溯着它历史的荣辱,站在骊山上,望一眼那残存的断壁,仿佛那一切顿时凑聚在磊石、瓦砾上。
骊山石,仿佛是骊山苦衷的缩影,而今悠闲地屹立在我的寓居中,谁知它在五千年,风云中身处何位,是烽火台还是骊宫?是在厮打的血泊里,还是陷落在项羽的大火中?悠悠千古谁能判明!也可能它听过褒姒的笑声、秦娥的哭泣、杨贵妃的叹息,我怎么也忘不了故乡这伟大的传奇,清洗骊山石,用水一冲,豁然石纹清晰,色泽斑斓,唯独石缝中夹着黄色凝固土,当我用小刀一刻,突然出现一道殷红如血的刀痕,似肌裂血涌,当时,我想起泰山不能动土的警告,不料这骊山石也刻不得,那如血的刀痕,真有骊山老母现灵之惑。我将刻下的碎渣放进水里,一碗水立即变红,真是鲜血浸透了骊山,每条石缝里都凝固着苦难百姓的血浆。
骊山石,赋予了我玩石的诱惑力,它仿佛日夜含着辛酸的音调,吟着唐代大诗人们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春寒赐浴华清池,泉温水滑洗凝脂……”,它犹如对唐玄宗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大声疾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它仿佛是骊山历史的见证:劳苦百姓不灭,历史总朝着充满阳光的大路迈进。
骊山石,它带来九州历史名山的清韵,也带来古老历史辛酸的血泊,也赋予了我玩石情趣的灵魂据说,人类的始祖女娲氏,折断憋足支撑四极,又练五色石补天,当初为补天就在这骊山上练五色石,我细看这块从骊山老母的山坡下女娲氏殿采来的骊山石,黧云斑布、紫红杂黄还真像火炼的五色石。但愿这不是文学遐想,它真是女娲氏补天炼五色石时散落下来的石渣,当初,它虽然失去了补天的机遇,而今,带着历史的风云补了我玩石求实的豪气,补了我常年室内苦思弄墨,不问山川风光的生活夹缝。
骊山石,来自骊山的游子,尽管它含着朱砂红泪,却沉醉在我青峰碧壑秀丽雄伟的博雅情趣中,日夜闪烁着时代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