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卫华
兔去龙来,2024年是咱中国的龙年。龙,在中华民族的属相中虽排行老五,但我对龙是由衷的喜爱,因为小孙女属龙。
龙,是中国人的图腾。因为相貌张牙舞爪,人们最初的印象,总不那么美好。先秦就有人专门研究屠龙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对龙有着十二分的戒意。而那个好龙的叶公,见了真龙便“失其魂魄,五色全无”。倒是孙行者悟空不怕龙王爷,从大闹天空到东海搅局,直让东海龙王俯首称是,交出定海神针。
其实,龙的本身并不可怕,而龙的想象和创造,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符号。单从成语词典中,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总是美好的。如新人喜结连理,祝福龙凤呈祥;学子金榜题名,希望龙飞凤舞。还有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盘虎踞等等等,都是生活积极向上的真实表达。
东大街头牌坊立,慈云寺前九龙壁。花街依偎里运河,大闸口上游人歇。走进一座魅力城市,龙的元素称得上一座城的灵魂,咱淮安当然也不例外。承德路旁的九龙壁,串联起文庙、花街、楚秀园、里运河风光带、运河文化广场,成了当下市民游玩的打卡地,应归咎于龙的功劳。
坐落于淮海南路与环城路交叉路口,其楚秀园西侧不远,曾有一座皇帝下江南时落水的耀龙桥。此桥,曾有老清江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可日前来到此处,其桥其景不知啥年啥月,已淹没在拓宽的环城路下。一个古老龙的传说,一座现代版的石桥,在无知城建人的手下,竟成了如今百姓的美好记忆,城市发展的历史悲哀。
不过还好,里运河畔的“济安水龙局”还健在。一处以龙命名的消防部门,一间不起眼的防火小屋,正述说着清江浦的沧桑巨变,以及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古人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九子龙中,本领最大当属老七,她叫鸱吻又称水龙。由于水龙水性特好,能呼风唤雨,所以在寻常百姓人家,都有其吃用水的魅力身影,她就是水龙头。而由此诞生的水龙局,其防火灭火的功能,保护百姓平安的职能,从古至今责无旁贷。
龙在水下,路在空中。走下延安路高架,一条新路自北向南,此路名叫龙爪路。龙爪路在城市安家,助推了城南的崛起。而龙爪与清安两路的牵手,带起了城市扩容的新地标——融创广场。广场四周几十座高楼大厦,在龙爪路旁昂首挺胸,将巨龙的腾飞,画在了立体的城市空间。
前两天,到汇通市场游玩,在为春节到来购置春联的选购中,专门买了一幅《鲤鱼跳龙门》的贴画。因为在记忆中的新年,咱老百姓总喜欢此画,其寓意吉庆有余,快乐和谐。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龙是一种吉祥的预兆,她可以逢凶化吉,保护百姓岁岁平安。于是一到正月十五,全国各地都有舞龙的传统。遗憾的是在淮安,难见舞龙的场景,只有在电视上过足龙瘾。
龙年来临,重温金庸的《神雕侠女》,原因是特喜欢书中的小龙女。作为古墓派的第三代新掌门人,小龙女擅驭蜂,喜音律,精琴艺,悟禅道。她将音乐融于武功,在琴音与人交流的字里行间,显现出龙的另一种魅力。加之小龙女容貌绝世,明艳绝伦;冰肌玉骨,天姿灵秀;此时此刻龙的形象,仿佛在小孙女身上再现。
在新的一年里,作为小孙女的本命年,希望她像小龙女那样博学多才。愿她在学习上孜孜不倦,发扬龙马精神;身体上健康成长,全年龙腾虎跃;生活上幸福快乐,实现龙飞凤舞!
202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