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张静谈:渐冻症输在正气
专访:一代镇痛宗师妙手张静,她说,最近频繁的看到报道某某东公司的领导得了渐冻症,却无医可求,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的郁闷,也很不明白,怎么一个渐冻症就成了绝症,顶多算个疑难杂症也说得过去。
黄帝内经明确记载:并非身体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都像这么说,无药可救,那伟大的祖国医学干嘛用呢?
治疗渐冻症真的很难吗?这多年我通过手法及调理方法,也经历了那么多案例,也都在十天半月之内看着好转过来。
渐冻症这和长期熬夜,气血不畅有直接关系,经过行正气.化血{邪}.破瘀,一般会有明显的改善。
“渐冻症”是阴阳双亏的结果。一开始是因为阴太旺而伤了阳的。无论伤阴还是伤阳,都会造成病伤灾,乃至死亡,但是,方式会有不同。怎么不同呢?如果是伤阳,往往会造成猝死或暴死;而伤阴,则往往是慢性病,不会一下子死亡。
渐冻症在古中医中叫'肉极''痿证''睑废'大气下陷'等病名相对应。辨症应以'脾肺'为核心。
脾主肌肉,辨症应重视健脾益气:
唐代药王孙思邈:'凡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与脾合'《素问·痿论篇》也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可见,孙思邈治疗'肉极'的理论渊源来自《内经》'脾主肌肉'的思想。
要分期论治:
根据“渐冻症”不同的病程阶段,将疾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病在经络,治疗重在扶正驱邪;中期疾病进展,治疗重在虚实平调;晚期病势缠绵,治疗重在挽救脏腑衰惫之气。
辨证论治分6型:
症状表现、舌、脉特点,将本病辩证分为肝肾阴虚、肺脾气虚、痰瘀互阻、脾肾阳虚、湿热浸淫、肾元虚衰六种不同的证型。
1.肝肾阴虚型: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2.肺脾气虚型: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养阴。
3.痰瘀互阻型:治法:理气化痰,祛瘀通络。
4.脾肾阳虚型:治法:温补脾肾,助阳化气。
5.湿热浸淫型:治法: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6.肾元虚衰型:治法:滋阴补阳,开窍化痰。
渐冻症早期有8个征兆:
1、对称性双手大小鱼际肌萎缩。表现为手掌内侧肌肉组织减少、手无力等症状。
2、构音不清,声音嘶哑。患者表现为说话模糊、声音嘶哑等症状。
3、饮用水咳嗽和吞咽困难。患者饮用水时会咳嗽,吞咽困难。
4、流涎和舌肌萎缩。患者可能有舌头变小、口角流口水等症状。
5、肌束颤动。患者可能有局部肌肉跳动等症状。
6、双下肢无力。病人走路时感到双下肢无力,容易疲劳。
7、肌肉张力增加,如行走时痉挛或剪刀样步态。
8、手指笨拙而不灵活。患者手指不准确,如抓筷子不稳。
渐冻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疑难病症,要尽早诊断、早期调理,可明显见好,可大大延迟患者病情发展。
给予“渐冻人”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护理,可以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
患者注意事项:
1.日常护理
少吃富含谷氨酸的食物,避免接触毒物及有害环境,日常生活中要防跌倒及受伤,适当进行锻炼。进食时要缓慢,避免呛咳及误吸。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化痰。
2.精神心理支持:
要想尽一切办法,每天要睡深度的觉,要有足够高质量的睡眠。患者常同时具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需进行,大幅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精神心理的疏导,增加面对的勇气与信心。针对心理不同阶段(如、狂躁,失眠、愤怒、抑郁、恐惧等)得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