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感悟草书之美
文/刘虎贞
余已逾花甲,退休赋闲在家,每每展卷书法好友的字,越看越养眼、养心、养神。学习着磨,意韵悠长。笔墨淋漓,潇洒飘逸,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度共彰,尽显汉字书写艺术之美。倾慕之心悠然而生,也深深感觉到书家朋友的毕生刻苦练字之辛。这是我对一个事物的再新认识,也是我对书法艺术认识的感悟和进步。
说来渐愧,我本人没有写毛笔字的天资,也从未在这方面下过功夫。但我又特别喜欢欣赏书法,尤其是在和阎志远先生交友后,更是偏愉草书。记得志远先生多次给我讲古今书论,以书法的艺术和技术而言,草书应是最高境界,窃以为学书法不能以草书胜人,终不能成为最卓越的书家。书家有草圣,而未有篆圣和隶圣之说,即是不当书家,也应该在这个学书的天地里纵情恣意的驰骋一番,以领略大千世界的无穷变化。对陶冶情操、延年益寿,定会有所补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触多了,听的多了,见得多了,我也就更喜欢上学书了。也让我充分认识到,汉字是华夏文明的原始基石,是中华文化的根。汉字起源于物象诸身,以形会意,形声而成字,书写便是汉字艺术的实践,把审美的意识溶化到汉字中,有中庸、协调、整体、统一性、稳定性。草书更能传达个人的才情气质,它形质坚毅,神彩俊朗,行云流水。古人在这方面有诸多成果要比现在什么书法导师的经验深刻的多。书法不比其它事物,还必须穿新鞋走老路,厚植传统之根本,这也是我欣赏书法的一点体会。
余有幸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中国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陈传席先生一起看志远先生现场作十米长卷,并题跋论,志远先生作卷、用笔刚正有骨力、有法度,苍劲流利而潇洒,今人无此法也。我也借一言,志远先生生性自负,喜欢当众表演作书,求字者可以随意命题,尺幅越大,观者越多越有灵感,书兴更浓。
专业技法我不敢多言,生动的作品才是我高山仰止的美的感受。




咨询:18738192396微信:caowei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