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编辑新春走基层】
最后的一个春节 最靓的一个音符
李兴正 王磊 宋作浩

人高马大的杨鹏飞(中)在哪都气场十足。(作浩 摄)
多少逝水流年的美好回忆;多少青春韶华的闪光诗笺。在行将翻过每一页时,又有多少依恋和不舍缠绵悱恻。通过本文主人公杨鹏飞,在此,就让我们再次浏览一个青春故事,重温一些往昔的怀恋。
化工生产需24小时连续不间断运行,年节正常上班是化工人的常态。今年这个春节,对于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榆林能化储装运车间党支部书记杨鹏飞来说,格外不一样。因为再过6个月,他就退休啦。

面对采访,职工的“老伙计”杨鹏飞还有些腼腆呢。(作浩 摄)
冬季的毛乌素沙漠,室外气温已到零下20多度。此时,在榆林能化充装站物流通道上,一辆辆储罐车依次排列,等待甲醇和DMMn产品装运。在这里,笔者见到了正在带队开展安全检查的杨鹏飞。
“我1991年参加工作后,一开始在锅炉倒班,后来又去电气检修丰富了自己的经验积累。随着工作变动,2006年我来到榆林能化扎下了根,一干就是18年。在岗位上的最后一个春节,我就想使她变成一个最靓的音符!”杨鹏飞告诉笔者。
笔者在充装现场看到,杨鹏飞一丝不苟地按照操作法进行着一项又一项核查,一遍遍提醒着司机各种安全注意事项……“越到春节,保证安全尤为重要。春节期间,我们车间加强了现场管控,技术人员每天跟班到岗,对装车前、装车中、装车后都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做到保生产、保装车、保安全三不误。”杨鹏飞说。
退休,是杨鹏飞不愿主动提及的话题。他告诉笔者,他参加工作以来,已记不清在春节期间值过多少次班了。只有守着系统装置平安运行,守着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他才会心里踏实。
“春节后我就要退休啦。从1月份开始,我每天都比平时早一点到岗,就是想在岗位上多待一会,将我最美好的时光留在榆林能化。”从他言语间的眼神中,笔者看到的是他对工作难以割舍的依恋。

跟工人在一起,老杨有道不完的知心话。(作浩 摄)
杨鹏飞所在的储装运车间,主要负责榆林能化原料煤炭供应和甲醇、DMMn产品发运,是榆林能化的“煤炭粮仓”和“形象窗口”。在杨鹏飞的带领下,储装运车间党支部和工会组织坚持“双入双创”工作模式,以提升供煤质量、提升发运服务形象“双提工程”为出发点,扎实开展“党建赋能‘五个聚焦’靶向推进车间高质量发展”党建及党建带工建品牌创建工作,全面发挥一个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建强支部堡垒,点燃车间高质量发展引擎。
“你看,那就是我们公司的DMMn装置。”杨鹏飞指着远处一排排塔罐设备兴奋地介绍说,“这个一期年产10万吨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是目前我们国内最大的单套煤经甲醇制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这种化学品可作为柴油清洁调和组分和环保有机溶剂,可以助力甲醇下游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推动我们的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一排排高精尖大型设备,就像杨鹏飞亲密的伙伴。(作浩 摄)
笔者跟随杨鹏飞走在榆林能化厂区,放眼望去,一排排铁器塔罐渐次矗立,银白色的塔壁在蓝天衬托下愈发明亮耀眼。对于退休进入倒计时的杨鹏飞来说,眼前的这一片热土承载着他太多美好的回忆。当记笔提出给他拍张照片时,他看着平时熟悉的装置,稍微侧过身子,拭去了眼角溢出的泪水。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