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基石
----《道德经》启示录之二十五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
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
第25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25章译文:有一种浑然而成的东西,在有天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它寂寂无声,而又广阔无形,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息,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究竟叫它什么名字才好,只好叫它为“道”,我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回归本原;所以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地是伟大的,人也是伟大的;天地间有这四大,而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在这四大之中,人是效法于地的,地是效法于天的,天是效法于道的,而道则纯任自然。
思绪流萤: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应敬畏天地、顺应天地的规律;而本文阐述的“基石”,则在于强调人在明白了世界的客观规律后,就需要尊重“万物成长,皆需要基础和过程”的客观实际,而“基础和过程”,就仿佛盖楼,须先有稳固的基石,才会有一层层的增高建设。
“基石”,泛指建筑物基础的石料,延伸比喻中坚力量或事物发展的基础:邹韬奋在《抗战以来》中说:“这无量数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奠定了中国必然得到独立自由的基石”;续范亭也说:“十月革命奠定了解放全人类的基石”;可见,如把人的成长比作大厦,为了自己未来的“大厦不摇晃”,早日打好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储备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石”,就显得十分必要。
然而,因人性具有“难自控”的弱点,却常常在需要静心稳“基石”的阶段,出现了“思绪乱飞、欲望跑偏”的现象,导致许多人忽略了打好“人生基础”,个别人也会出现“盲目弯道超车误歧途、随意侵占却被收监”等人生败局,并发出“荣华难持续、财富难满足、权利难长久、地位难巩固、健康难买来、青春难永驻、真情难得到、贪念难消除”等后悔晚矣的无奈感叹。
可能,也只有这时,一些忽视人生“基石”建设的人,才会恍然大悟地冷静下来,想到成长需要先进行“静心除浮躁、静思悟教训、静观解烦恼、静养去杂念、静默明事理、静望躲干扰、静处除贪欲、静读走正道”的修炼,以及“说实话守诚实、遵公德匡正义、懂礼貌修涵养、讲文明树形象、有爱心馈良知、常宽容施仁慈、多奉献积功德,好情操塑人品”等方面的精神锻造。
不仅如此,还需要明白“知足才有常乐、奋斗自酿快乐;事业先苦后乐、人生自得其乐;肯于助人为乐、心安与人同乐;精神富有快乐、风雨无碍自乐”和“凡事顺其自然、宠辱处之泰然、逆境不以为然、顺境防患未然、勤俭理所当然、为善毅然决然、名利须看淡然、失意学会坦然”,知悉“人性之美在于善、社会之美在于公、家庭之美在于和、朋友之美在于诚、男人之美在于度、女人之美在于韵、老人之美在于醇、小孩之美在于真”,且能勇敢地面对人的生老病死和“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之苦,养成“被误解时笑出修养、受委屈时笑出大度、吃了亏时笑出豁达;无援手时笑出自励、有危难时笑出力量、被轻视时笑出自信、获顺境时笑出气质、遭逆境时笑出自强”的胸襟。
并且,也要理解“人生不在生理年轻,贵在心理年轻;衣着不在时尚高贵,贵在舒适得体;膳食不在丰盛美味,贵在营养均衡;居室不在富丽堂皇,贵在雅致洁净;锻炼不在春夏秋冬,贵在持之以恒;作息不在早起晚枕,贵在规律养成;情趣不在文雅粗俗,贵在保持童心;朋友不在多少尊荣,贵在一己知心”,以及“弱者面前,闭嘴是体谅;强者面前,闭嘴是敬重;身处高位,闭嘴是内敛;身处低谷,闭嘴是骨气”;接着,再去夯实自己人生走向成功的八块基石:厚道、善良、守信、宽容、诚实、谦虚、正直和执着;这样,就可在悟透自己、人间、社会的同时,塑造好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做人的底线原则,进而具备厚德载物的根基和底蕴,才算初步奠定了人生“混社会”的心理、思想和精神“基石”。
而后,还要继续以逐渐加瓦的方式,再去持续提升适应做事需要的专业技能素质;首先,因万事的成功,都离不开与人的交际,就要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认清社交的本质是助人成功,只有一生不断地自勉助人,才会显示自己的价值,也能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回馈;同时,更要树立好自己的个人品牌,在保持自己谦虚、真诚、透明、正直、热心、诚信、有趣的前提下,不分高低贵贱地时刻尊重每一个人,记住别人的名字,学会倾听,当好组织者,自觉交流跟进,让自己成为别人不可缺少的人,且还要处处激励自己,保持积极主动、敢于承担责任、不被恐惧左右、永远不停学习和努力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以理念打造品牌,不断给自己“充电”,克服自身瓶颈,去走人少的路,不以成败论英雄,规避得失心过重等不良状态。
其次,要在练就过硬专业技能方面,先结合自己的生命基因和兴趣状况,做好人生未来的职业选项、设计和规划,而后进入一所适合自己的目标大学,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毕业后,再就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一个合适的企业,进行一至三年的实践技能训练;再而后才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地去设法先挣到可以让自己独立创业的第一桶金;待有了这桶金,就要去拜师学习如何创业和进行项目选择;待自具备了创业能力和选好了创业项目后,便是进入跨越千山万水、屡败屡战的创业之路,力争三年之内不趴下和没垮掉,并打好了项目运营的“基础建设”,完成了“试点调整”,即可进入“良性运营”的阶段。
为了自己走向成功,自己前行的路上,也要逐渐竖起“让人放心”的品质牌、“海纳百川”的胸襟牌、“善于结缘”的人际牌、“厚道精明”的睿智牌、“志存高远”的心气牌、“求同存异”的合作牌、“化解难题”的本事牌……接着,就是不断的努力再努力,否则自己连认输的资格都没有,并须晓知天下没有舒服不累的工作,也没有不劳而获,努力就是浸润心血和汗水的专注付出,不需要标榜,因为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回报;还因为自己不去做,永远只是停留在愿望的畅想里,憧憬未来的一切,也不会自动出现在面前;生活给了自己压力,实际是在让自己创造奇迹;把努力视为习惯,把坚持视为王道,且用“理想的轮子”、“奋进的外壳”、“拼搏的窗体”和“自励的座骑”,建构一辆适合自己的“人生跑车”,一路勇往直前,向困难宣战,不相信绝境,与阳光同行,笑对忧伤,也不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只做好独一无二的自己;理解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奋斗可让自己的精神永远年轻;时刻“不忘初心”,不是仅喊口号,而是要坚持到底地做出实际效果。
人生路上,有许多变数,取决于天、地、人三方面的运转变化和机遇,选择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佳的时机做事,则凡事自顺;人的一生小事无数,大事似乎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但有些事情,需要去创造条件和调节运气;并且,自己还要学会不断的选择和扬弃;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能得到净化,心智才会成熟;心灵有家,生命自然有路;更要会示弱,不强势,做熟透的稻谷,多听别人意见,管理自己的得体情商,让合作的人有安全感。
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只要自己踏实而务实地打好“基石”,就会越简单越快乐;并且,看淡得失和无畏成败时,反而亦会顺风顺水和遇难成祥;人的成熟,不是因为活了多少年、走了多少路和经历了多少事,而是因为懂得了取舍、宽容和争而不争;很多成功者,并非能力超强,而是善于整合资源,靠“借力”冲出了赛道。
一个人的成就,一半是靠自己在打好基础的“基石”上努力、一半靠平台的借力和助力;而继续努力奋斗,为了自己和平台上每一个相信自己的人;在上不傲人,在下不卑人;尊重别人,优秀自己;如此,一片蔚蓝的天空和一片宜人的景色,当已在前面等候着自己的光顾。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人,在北京工作近30(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官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题材的作品,主要著作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