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嘉峪关长城
文/王建龙
一曲霍元甲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是那个年代多少儿童和成年人,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回忆。长城永远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东西。面对外国列强的欺凌,面对中日战争的惨烈。无数英雄的中国人和中国长城一样,屹立在我神州土地上,保卫着我们华夏每一寸滴血的土地。
今天非常有幸可以参观嘉峪关长城,这是从我儿时起,到如今无数个夜晚梦中的场景。今天起了一个大早,早早的就去了嘉峪关关城,在那里买好了门票。在一排排迎客柳的欢迎中,我和其他游客一起登上了嘉峪关关城。站的外长城城墙脚下。仰望高耸的外城瞭望口整齐划一。让我在不自觉中,浮现出站在瞭望口搭弓射箭的、一个个活生生的穿着盔甲的、威武的将士。右手边的柳树丛中,有几株伞形松树。我想这应该就是领导着万千将士的将领和将军吧!再紧走几步就来到了那厚重的关口铁门那里了。呀!这个铁门真厚啊!我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它应该是超过了十厘米。我想这么厚的城门,战士们打开和关上都应该非常的费力,正是因为这城门足够的厚重,才可以抵挡的住撞门锤车的一次次击打。也才能更好的保护这宏伟的嘉峪关关城。
第一道城楼的城门匾额是左宗棠大帅写的“天下第一雄关”,我看着这苍劲有力的“天下第一雄关”,内心世界是非常的沉重。面对嘉峪关关城,登上这边防重地。大脑里不住的联想起,我铁骨铮铮的边防战士们。血战疆场的悲怆场景。我不由得内心里生出了敬畏之心。穿过长长的龙须柳走廊来到了文昌阁,旁边是关帝庙和大戏台。天下安定文人治天下从古至今像诸葛亮、刘伯温、姜尚等等。这样的文曲星下凡,是每个朝代所期盼的。文昌阁在古时候是每一个地方所必须建设。在这个边关重地,战火烽飞的地方。还如此的重视教育,重视文化传播,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关羽虽然生活在楚荆一带,从未来过西北地区。但是它并不妨碍保佑我中华国土。保佑我中华神州安定、安宁。关帝庙的正对面是大戏台,大戏台一方面可以派遣战士们枯燥的边防生活,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关内关外政策、消息的传播途径。
我们快要真正进入的嘉峪关关城了,可是奇怪的三条路,让我在内心世界里也与今天的生活,做起了强烈的对比。中间是官道只能是当地官员和来访各国的使官走的路,左右两边才是商人、农民、手工艺人走的民道。想想现在的社会多好,再也没有那个年代的等级制度了。再也不是那个人分三六九等的时代了。
今天要走的第一个门是朝宗门,取其意“有朝拜中央、朝拜正统”的意思。进入之后就是瓮城了。瓮城我在电视里也看过很多次了,也是非常熟悉的了。瓮城中间就是内城的城门了。内城城楼上三个大字,应该就是今天的主角了,“光化门”取意为,“光照四方,教化四方”。更为独特的是,它和武威城城楼的“凉州”两个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光化门的“门”字三点水。意一为“茫茫戈壁多降甘露”。意二为“门在城楼下,城楼全是榫卯木制结构,希望用水来克火,不让其产生火灾”。用到了五行相克的原理。一个城门的题字都如此的考究,可见其虽然这里原来是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但是依然是书香墨扬之地。
进到内城之后,我们随着导游登上了内城城楼,东西四个城楼在一条直线上高大威武。巨大的内城里有仿古的军营和游击将军府。站在这高大的,六七百年前明军将士站立过的,嘉峪关关城城楼的护城墙上。让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中华儿女的一员而自豪。一次次从射击口向下看,一次次从瞭望口向下看,感受着自己是多么的威武。从右手边的关城城墙上,边走边欣赏。欣赏这一路上的烽火台。和那一柄柄枪旗。到了西面的城楼那里,右手边的阁楼上的一块定城砖,让我感到非常的好奇,据说这是修建嘉峪关关城剩下的最后一块砖,这位计算用砖的工程师是多么有智慧啊!更为玄妙的是如果没有了这块砖这座城就倒塌了,这我到并不觉得真实性有多大,但是这传说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
从城楼上下来后就迫不及待的冲进了,这前后院的六庭将军府。这个游击将军府,虽然现代社会看起来,它算不上有多么的宽大,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想这也已经是非常的气派了。各个厢房里一个个蜡像的人物塑像,生动的表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将军府的生活场景和指挥作战的场景。
从将军府出来后,又到了西面的瓮城,瓮城门口三个大字“柔远门”,意为“怀柔远播,以安边地”。从西瓮城出来又是一个门,这个门上也是三个大字“会极门”,意为“汇集中外人才,百花争艳”。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到了明朝的嘉峪关边界了。这里是最后一个城楼,这里是最后一道城墙。上面三个字“嘉峪关”。随着游客一起走出了嘉峪关。外面的大炮模型自然栩栩如生。外面的番邦帐篷也是栩栩如生。今天的我,依然可以感受到曾经那个年代,这里的商旅不断。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个年代,这里是明朝和西域的交汇之地。
登上最后一道城楼的城墙,遥望着从东方一直延伸到嘉峪关关城的夯土长城。感受着北风冽冽,看看城楼上六七百年前的威武大炮。感受着大明威武的气势。从城楼下来。我想我们已经走过了官道,是时候走一下民道了,走在民道上一路的小碎石子踩上去高低不平,感受着那么一种平实的,我是苍茫一粟的感觉。
今天的旅行随着不停的脚步,已经接近了尾声了。但是内心世界的旅行却怎么也停不下来。我仿佛出现了这六七百年前的城楼上,拉弓搭箭成为了,守护这一方安全的、一名普通的明朝将士。我不敢奢求像长城一样伟大,也不敢奢求如古代将士一样永垂不朽。只是希望能够感受这民族血液里的,长城的热血挥洒疆场的豪迈。作为一个中国人,长城是无法绕开的精神高度,也是我们每一个爱国的、守望国家强大的担当。我的内心是激荡的、久久不能平静的、有着深深地爱国之情的。
原文初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