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诗人作家超然
原创首发散文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一学者型研究型的文化教育人士张效东
作者\超然
回首过往,我在做初中中层领导的时候,张效东老师任县职改办主任。由于上下工作业务上的关联,我跟他打过好多次交道。在我解决中级职称问题出现障碍时,他给我指点迷津……结果让我如愿以偿。从此我对他心存感激。不过,后来在我上任校级领导以后,就再也没有跟他接触和来往过。
在我的印象中,张老师是一位不苟言笑且乐于助人的教育工作者。而近几年,当我在诸多纸媒或网媒文学文化平台看到他发表的许多关于“蓝田文化研究成果”的文章以后,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他还是一位学者型研究型的文化教育人士。
跟以往我们蓝田境内的学者型研究型文化人如“曾宏根”“卞寿堂”等人相比,他显得更扎实、更接底气、更触动人心,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张老师及其团队所从事的蓝田文化研究,可谓范围广、课题多。一是蓝田王维,弄清了王维当年在辋川的住址、王维墓及其母亲墓以及王维“辋川二十景”其中十五景的位置,还有王维的诗画作品《辋川集》与《辋川图》的来龙去脉;二是蓝田四吕,探明了吕氏庄、吕氏墓所在地以及四吕的生平与成就、《吕氏乡约》的发展与传承;三是蓝田才子牛兆濂,为世人交代清楚了牛才子的生平经历及其文学文化成就,特别是他当年“守道从教”“教书育人”“移风易俗”的点点滴滴;四是蓝关古道,为世人交代清了蓝关古道的属地、组成和战略地位。
不过,他们的研究重点是蓝田王维和蓝田四吕,并且在这两方面已经取得了被学术界权威人士以及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认可、推介,乃至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央电台报道、播放的研究成果,令世人刮目相看。
据说,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县委县政府早已制订好了《蓝田新乡约》;《吕氏乡约乡仪》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蓝田王维恬静、闲适生活方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来有可能在辋川王维墓遗址建立“王维纪念馆”,把蓝田县辋川镇打造成“中国辋川历史文化名镇”;还准备出版多部蓝田文化研究专著,即张效东的《王维辋川寻踪》、韩诠劳的《新编辋川志》、刘弈的《重修辋川志校注》《钱起蓝田诗校注》《钱起研究》、朱东林的《历代辋川诗集注》、樊念龙的《音乐家王维》。
其实,张老师及其蓝田文化研究团队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多沉甸甸的令人折服的研究成果,就在于:他们不辞辛苦,翻山越岭进行实地考察和取证;他们不嫌麻烦,翻阅了大量文史资料进行比对和校正。他们堪称蓝田当代的“四吕”和“牛才子”,因为他们为挖掘和传承蓝田历史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写于2024年2月3日

作者简介
超然(笔名),实名郝文鹏,陕西蓝田人。从教36年,曾结集出版教育教学论文集《教坛拾贝》。2009年开始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歌赋、散文杂文随笔以及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文学评论等,迄今累计近200万字,散见诸多纸刊和网媒,并结集出版文学作品综合集《文苑撷趣》、小说散文合集《岁月留痕》、诗歌集《诗风鹏韵》。现为蓝田县退休教师,世界汉语作家协会.诺贝尔文学研究院终身院士、世界诗歌作协.中国诗人作家网文学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也是诸多网媒文学组织机构的认证会员、签约作家或文学顾问或现代诗诗社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