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之作须有扛鼎之力(随笔)
谢岳雄 / 文
在文学的海洋中,作品如繁星般璀璨,但扛鼎之作,却是寥寥无几。作家的扛鼎之作,就如其名,应具备扛鼎之力,有足够的份量和力量,方能够扛起文学的大鼎。这让人不禁想起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的故事。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秦武王与孟说在洛阳比赛举“龙文赤鼎”(周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气绝而亡。秦武王本想靠“扛鼎之作”在历史上留下威名,殊不知扛鼎之力不够,遂留下千古恶名和不自量力的笑柄。

那么,作家的扛鼎之作应具备哪些特质呢?
窃以为,扛鼎之作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能够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这种思想内涵,不是肤浅的表面文章,而是深入骨髓的剖析和思考。它能够触动人的内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深入思考。
其次,扛鼎之作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是文学作品的灵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让作品更加立体、有血有肉。这种人物形象,不仅仅是外表的描绘,更是内心的刻画。他们有着自己的性格、情感和思想,是真实的人,而不是纸片人。读者能够在这些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扛鼎之作还要有生动的语言表现力。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载体,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有着生动的语言表现力。这种语言表现力,不仅仅是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更是语言的质感和节奏感。它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韵律和美感,让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性。同时,生动的语言表现力还能够让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心,让读者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真实情感和思想内涵。

最后,扛鼎之作要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社会影响力,不仅仅是在当时当地产生影响,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扛鼎之作才能够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四个特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在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中,尤其是报告文学类,有些文学作品虽然有着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但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些作品虽然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和人物形象,但却缺乏生动的语言表现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样的作品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却难以成为扛鼎之作。例如,为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树碑立传的某本图书,作者虽然对潮州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史学功底欠佳,写作态度不严谨,导致作品错漏百出备受诟病。该书从开篇到结尾,伤痕累累,差错谬误迭出,目不忍睹!潮州二、三千年历史被说成一千年,贝丘文化八千年被它说成六千年!从首页便出现历史错误,可谓是连抄书都抄错。最离谱的是,地理学名词“潟湖”它写成“泻湖”;有一种传统竹器用具它写作“春盛”,其实“盛”字应为“木字旁+盛”的组合字(《康熙字典》有此字)。一个被其评论家朋友称诩为“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五车风采”的资深码字者,居然出现这么多常识性错误,实在不该。由此令人生疑其知识面和创作功底。

更为难堪的是,该书中有几处述及岭南历史人物明代文状元林大钦,作者信誓旦旦称林大钦岳父是孙默斋公。而据查证《潮州东莆西林孙氏族谱》得知,默斋公(孙有庆)是潮州西林孙氏一房八世祖,他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天叙公(孙有典)是孙氏三房八世祖长房,族谱记载其育有三女:长女孙素华喜配兵部尚书翁万达、次女孙月华续配工部侍郎陈一松、三女孙婉华巧配翰林院修撰林大钦状元。也就是说,林大钦的岳父是天叙公(也叫石磎公)孙有典,而非默斋公孙有庆。作者不作认真考证,竟然白纸黑字以讹传讹。
对于作家来说,要想创作出扛鼎之作,就必须在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语言表现力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下功夫。他们需要深入生活、深入人心,发掘人性的闪光点和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借鉴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当然,扛鼎之作的诞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检验,才能够真正地被认可和传颂。因此,我们也需要以一颗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我们不能仅仅以商业价值和流行程度来衡量一部作品的优劣,更要看它是否具备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等特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文学的海洋中寻找到那些闪光的扛鼎之作,让它们的光芒照耀我们的人生之路。
(本文刊发于2024年2月5日《广州日报》16版,有删节。以上为原文。)
作者简介 :
谢岳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南粤之剑》《爱的呢喃》《丹青情缘》《文化不是装饰品》《商海涛声》《南粤利剑》等和影视剧本《瓮城风云》《六祖传奇》等共24部。长篇纪实文学《南粤之剑》(与雷铎合作)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和首届解放军文艺图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