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世韬 [撰]
古人认为:九乃“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故而,天至高者达九霄,地至广者括九域,水至长者布九州,岳至雄者到九山……物至灵者推九龙。
九龙究竟名称如何,尚不见专述。九龙往往表征皇家之象。在京都宫殿等处,多以九龙为装饰,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北海公园等处,皆有九龙壁。汉魏曾建有九龙殿,五代时闽主王延钧曾作九龙帐;而历代帝王之冕服又有九龙冠、九龙袍,皇辇有九龙舆;连汉文帝刘恒的九匹骏马也称九龙。此外,封建社会称有才名的兄弟九人亦为九龙,如北齐时,有王昕兄弟九人,时人俱呼为九龙。
九龙至灵,九龙至威,九龙至尊,九龙至贵,然龙所生的九子,各个却是不及龙灵,不及龙威,不及龙尊,不及龙贵。龙之九子都有专名。我们常见古殿阙或古碑上有龙及其九子的图像。古语曾说龙为神龙,其九子皆不成龙,因各有所好。龙的长子囚牛,平生好音乐,于是人们在胡琴肩上刻它的头像;次子睚眦,平生凶猛好杀,人们在刀柄上制作龙吞口象征它;三子嘲风,平生好险,人们在殿角翘檐上造一走兽象征它;四子蒲牢,平生好鸣好吵,人们将钟钮造一兽象征它;五子狻猊,平生懒惰好静坐,人们造佛座狮子象征它;六子霸下,据说它是龙种,平生好负重,人们把碑座造成它的形象,称为驮碑龟;七子狴犴,平生好讼,人们将狮子头造在狱门上象征它;八子赑屃,平生好文,人们便在碑之两旁刻以文龙蜿蜒象征它;九子螭吻,口阔大,嗓粗宽,平生好吞,人们在殿脊造兽头象征它。
不论怎么说,龙之九子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性格爱好有所不同。人们认为它们实际上都未成龙,都不如龙,于是将龙总是绘制在宫殿的显赫位置上,而将龙之九子安排在比龙的位置低下的地方,令其各有所司。后世,人们常将龙之九子比喻同胞兄弟性格志趣各不相同,以比较其高低上下。
但在我看来,龙之九子各有专长,恪尽职守,应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即一个人不成龙,则须成才,而且要专一,要爱岗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