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吉祥看万家,红联贺对绽心花。
欢歌颂曲迎春到,惬望神州共碧华。
传说远古时有一叫“年”的怪兽,青面獠牙,面目狰狞,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就出来生吃活人,甚为凶残。为躲避伤害,人们关门闭户,在家里点燃火把和蜡烛,火烧青竹发出爆裂声。用此方法将“年”吓跑。后来,每到腊月三十至正月十五,人们按部就班地驱赶“年”,并互相祝贺又平安度过了一年,长此以往,后来就称之为拜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拜年的内含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尊老爱幼、亲朋团圆、走亲访友、互道吉祥、辞旧迎新、祭祖祈福,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民风习俗。
拜年是敬拜老人、爱护晚辈、同辈互庆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全国各地拜年的形式也有所变化,但亘古不变的是,对长辈的敬重、对晚辈的疼爱、亲朋邻里间的互相关爱,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淳朴好客的美德。
通过拜年,增进了亲情和友情与亲情。无论远近,人们通常都回到家里,与父母、家人,亲戚,朋友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通过互拜,聚餐,聊天等方式,交流心得,分享快乐,增进感情,传递温暖,释放压力。特别是对不能回家过年的人,或者那些没有家人陪伴的人,拜年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亲朋好友的关爱和温暖,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和谐,朋友间的真情。
在喜庆吉祥的氛围中,相互走动,互相祝贺,是一种祝福美好、表达美好愿望的方式。人们互道祝福语,诸如:“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大吉”等大吉大利的语言。希望自己和对方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寄托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
低头痛忆梦犹新,仰望天堂念母亲,欲述心情何处去,无言伫立泪沾襟。春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新一年的开始。春节期间,“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们会更加思念逝去的亲人。通过扫墓,焚香,献花等,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或在家里摆放逝者先辈的牌位和照片,向他们祭拜,以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这其实也是一种对逝者的哀思和感恩,是中华民族敬仰先辈的优良传统。
拜年早以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风俗之中,是民族特色的精髓之一,是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通过拜年,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更体现出了中国人在情感,价值,理念等方面的特点。也是对下一代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方式。
综上所述,拜年是人们表达感情和美好祝愿的方式,拜年也是一种增进交流和团结的方式,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和谐、团圆、幸福和美好的向往。拜年更是体现一种风俗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方式,它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习俗、信仰和价值观的坚守,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那么,就在新年里,恭贺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恭祝挑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芝麻开花节节高,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祝桃李人健康吉祥,写出更具文质的好作品。(作者付胜光系桃李文化传媒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