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干湖畔,思绪如风
文/韩寒
那天,我独自来到甘肃遥远而静谧的苏干湖,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丝心灵的慰藉。苏干湖不似其他著名的湖泊那样人声鼎沸,它以独有的宁静与干涸的美吸引着我。
踏上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边铺展开的碧绿草地。草地像是为苏干湖铺了一层柔软的绿色地毯,彰显出一种生命力。然而,随着目光越过这片生机盎然,湖水的稀缺与湖床的干涸逐渐展现出一种荒凉而强烈的对比感。
蓝天下,苏干湖湖面波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裂纹交错的土地,像是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皱纹,记载着这里的兴衰更迭。风从远方吹来,卷起地面的尘土,又轻轻放下,似乎在倾听这片土地无声的诉说。
我静静地坐在湖畔,四周寂静得只能听见我自己的呼吸与心跳。放眼望去,苏干湖像是一块被遗忘的宝石,默默无闻,却又不失坚韧与光泽。这里没有游人的喧闹,没有繁杂的思绪,在这片朴实无华的大漠湖泊旁,我似乎可以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闭上眼,让思绪随风飞舞,仿佛可以穿越时光,触摸到那些古老的传说和历史的沧桑。每一粒沙砾,每一张干裂的湖床,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即使它们不再拥有湖水的滋润,但它们的存在就是一种独特的生命诉求。

随着时间的流逝,落日开始慢慢低沉,将最后的暖光洒在这片干涸的湖泊上。金色的光芒与苏干湖畔的质朴相映成辉,让人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温暖与和谐。在这宁静且荒美的画面中,我仿佛找到了灵魂的一片栖息地,那份宁静渗透进心间,涤荡着喧嚣的尘嚣。
苏干湖,它没有繁复的装饰,没有惊世的美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我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沉静与强大。当离开这里,踏上归途,苏干湖那份沉默的震撼和宽容的胸怀,伴随着我,变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我在日后的生活中,坦然面对每一份变幻与挑战。

作者简介: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