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河
文/徐继龙
倭肯河是家乡的母亲河。河水潺潺,携手童年走远,却时常拨动我回忆的心弦。
乍暖还寒,柳梢绿小。"毛毛狗"蓬松松,毛茸茸,滑溜溜,摸起来有小狗皮毛般光滑的感觉。为了采大个的"毛毛狗", 我们宁愿步行几里地,去河边采回枝条插进水瓶,可以观赏很长时间。河边的杨树、柳树发芽了,可以用枝条做一种叫做"叫叫"的哨子。折根枝条,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把树皮和枝条分离,不要让树皮破损,用剪刀把枝条的空囊剪成几段,便分成了音高不同的几个"叫叫"。但是,如果"叫叫"有破损。或者吹气孔不去一点儿皮,"叫叫"是吹不响的。几个小伙伴儿聚集在一起,把做好的"叫叫"都拿出来比试一番,看看谁的更响,谁的更有创意。我找来比较粗壮一些的枝条,做出了类似竖笛的"叫叫",声音低沉、悠扬,竟然可以吹出旋律,小伙伴们羡慕极了!

格桑花,家乡人称之为:扫帚梅。各种颜色的格桑花把母亲河打扮得像个新娘子。花丛边可少不了我们这些捉蜂捕蝶的小家伙儿。也不知道是谁说的,蜜蜂的肚子里全是蜜,老甜啦。孩子们纷纷用纸折出“东南西北”,用它来捉蜜蜂。偶尔手被蜜蜂蛰到,龇牙咧嘴也不喊疼,甩甩手,继续用蜘蛛网自制粘网,去捉蜻蜓、蝴蝶了。

母亲河用甜美的乳汁浇灌着田地。瓜地对孩子们永远充满诱惑,微风时常带来诱人的瓜香。几个不错的伙伴儿一拍即合,经过一番密谋,我们行动了。月黑风高,瓜地旁的小道上,出现了几个表面若无其事,其实各怀鬼胎的家伙儿。经过伙伴的侦察,没有发现看瓜的人,只发现一个大人,那人说他也是来偷瓜的,而且他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看瓜人住的窝棚附近的瓜特别大、特别甜!一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天真的我们信以为真,按耐不住了。趴在地上,孩子们一人一个地垄沟,向窝棚附近匍匐前进。摸到香瓜,忍住瓜香的诱惑,咽下口中的唾液,摘上几个,爬回去藏在路旁隐蔽的地方,继续去找更大更甜的瓜。突然,几道手电刺眼的亮光照在我们惊呆的脸上。我们被抓现形了。大家惊讶地发现,抓我们的竟然就是那个在道边自称也要偷瓜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