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传承藏医药文化
----记祁连县藏医院
马脑武院长
文/一叶禅

马脑武是祁连县藏医院院长,出生在甘肃天祝县一个藏医家庭,父亲华锐·索南才让(马建军)是著名藏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深受乡亲们的尊敬和拥戴。从医58年,取得了非凡成就,现仍在研究藏医药治疗顽症和肿瘤止痛等方法和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马脑武从小耳濡目染,对独特的藏医药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7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传统藏医药文化,识别药材。在父亲的影响下,马脑武和藏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父亲的口传心授,为马脑武以后的行医看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决定一辈子和藏医相伴,把继承、弘扬藏医药文化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初中毕业后,马脑武在天祝县藏医学校接受正规教育。18岁毕业后在甘肃省天祝县藏医院工作,1993年3月调到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工作,1998年调入祁连县藏医院工作。1999年10月任藏医院院长,2003年10月祁连县、藏两医院合署办公后为县医院门诊主任,2016年11月,祁连县藏医院修建,被任命藏医院院长,十三年时间,他亲历了医疗改革,目睹了祁连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变革,多年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临床实践经验。

马脑武院长是青海省藏医药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青海省藏医药学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藏医药临床工作中,潜心研究,刻苦学习,在行医路上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当代藏医药学者“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继承和弘扬藏药学”的使命,把全部心血都抛洒在服务患者上。年纪轻轻就成为了马营流派的传承人之一。马营流派作为中国传统经验医学的重要分支,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由知名藏医马营旦春加所创,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余年。后经嘉义关却嘉措(活佛)和华锐·索南才让传承,并由华锐·索南才让传承于马脑武。马营流派在原有的藏医药浴疗法上增加了很多自己独有的药方和卡擦(卡擦是一种配物药上面再加单味药或者其他配方一起调剂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为广大农牧民群众解除病痛。
马脑武院长经常说:“以自己最好的技术服务于患者,并做好传、帮、带,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传承和发扬马营流派的藏医药文化,在县委县政府和当地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马脑武院长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6月,在祁连县藏医院马营流派工作室挂牌成立。
为进一步做好马营流派传承工作,促进中藏医药事业薪火相传,造福一方,2023年3月,马脑武院长在祁连藏医院举办了“马营流派”传承工作拜师仪式,为四位传承医师赠送藏医书籍,并制定了祁连县藏医院《马营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规划》和《祁连县藏医院马营流派传承工作室药浴疗法诊疗规范》,每周开展教学查房工作,勤勉尽责,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藏医药的传承,需要一代一代藏医药人用推陈出新的理念去引领。马脑武正是这样一位善于把推陈出新与古法传承有机结合起来的“探索者”。他给传承人讲述自己近40年的从医经历,叮嘱各位传承人要继续刻苦钻研藏医药学经典,学用结合融会贯通,同时也要利用好现代化诊疗技术手段和临床实际经验不断推陈出新,将马营流派发扬光大,让藏医药造福人民,为当地百姓带来福祉。
无私传承,倾囊相授。如今,在马脑武院长的带领下,四位传承人和其他医务人员都秉承着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致力于将藏医药学的精华发扬光大,为更多人服务。

医院,这个特殊的地方,一脸真诚的微笑、一句热情的问候、一句真情的关怀,都能给病人以温暖和信心。藏医院医生的服务态度好呀!藏医院病看的好呀!到藏医院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畅快!藏医院院长人好呀……这些都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赞美!
马脑武院长有着一颗慈悲同情之心和救治众生的仁爱情怀。近年来,先后推出了许多便民服务措施,其中“优质护理与藏医特色护理相结合”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从实际出发为病人排忧解难,为患者提供了多项暖心亲情服务项目。专门为住院患者设立了厨房,电灶,冰柜、微波炉,电磁炉和爱心便民箱等,并安排护理人员为孤寡老人免费送饭(饭卡马院长自己充钱),免费接送周边有困难的患者入院就诊等便民惠民举措。从2020年11月起,启动“5+2”夜间门诊和优惠服务,患者连续治疗五次提供二次免费治疗。这一措施切实解决上班族和学生家长白天忙于接送孩子上学和偏远牧民群众因路途遥远无法日间看病等问题,所有住院患者,外敷的药物免费,从2023年4月分开始,对本县持证低保人员住院医保报销外自费部分全免,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到让群众便捷就医、舒心就医、满意就医,全力打造祁连县藏县医院优质服务品牌。
在三年疫情期间,马脑武带领全院职工赶制并免费发放藏药防疫香囊,免费发放抗疫藏药,马脑武院长组织开展的多项暖心的举措和有温度的服务,得到广大老百姓的赞誉!藏医院在马脑武院长的带领下,在医务人员的齐心努力下,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马脑武院长没有空洞的豪言壮语,只有朴实真挚的工作要求。“不要推诿病人、别给病人耍脸色,要将心比心、用心治疗、要合理开药,要带着一颗善心救治患者、要对患者一视同仁……”这些都是马脑武院长对职工们的要求。
来的最早,走的最晚,马脑武院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藏医院的医疗服务给老百姓留下了很好的口碑。真正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马脑武院长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治愈了成百上千个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赢得了全县各族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他经常说“一个医生如果没有大慈大悲的心,就不是个好医生;如果带着牟利的心思看病,也不是一个好医生。”
传承创新发展藏医药,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从医40余载的马脑武院长凭着对民族医学的满腔热情,在这块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祁连县藏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祁连县藏医院始建于1988年,是几间小平方,五个医护人员,从事简单的诊疗工作。1998年马脑武院长接管藏医院以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以不服输的精神带出了一支有实力、和谐向上的医护团队。

秉承传统,勇于创新。党的十九大以来,祁连县藏医院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各方面工作取得变革性、突破性、标志性进展。自2016年8月,藏医院新综合服务楼竣工正式投入使用后,马脑武以坚韧拼搏的干劲儿,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开展了内科、肝胆科、妇科、外治科、药浴科、中藏医康复理疗科、治未病科等业务科室。其中药浴科和外治科于2020年经青海省藏医质量考核专家组评为"省级重点专科";并在原有理疗科的基础上,增加中藏医康复业务,建设成立了中藏医康复理疗中心。
2021年7月经县残联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成立了祁连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承担祁连县儿童福利院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和全县残疾人康复训练任务。开展藏医针灸疗法、放血疗法、油敷疗法、艾灸疗法、督灸疗法、推拿等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47余项,开展一个个项目,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在服务上追求全心全意,只为给患者打造舒适、放心、安心的医疗环境,只为让更多患者早日康复。
马脑武院长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一心一意发扬和传承藏医院文化,现已成为全州藏医中的佼佼者,曾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州、全县卫生先进个人,多次评为全州、全县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11月21日,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马脑武院长作为我省少数民族医生代表出席了大会,并荣获“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的光荣称号,多次在年底考核中被评为优秀,马脑武院长在工作生涯中走出了一串闪光的足迹。面对多众多荣誉,马脑武院长淡淡地说;“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最终的奋斗目标”。

藏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完整的理论体系,既是祖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是医学史上灿烂的篇章。承藏医药之根,兴藏医药之魂。为了使年轻的医护人员进一步了解藏医药的文化渊源。
自2017年开始,马脑武院长每年亲自带队,组织医院医护人员开展野外药材识别活动。识药知药,寓教于学。马脑武院长在野外对医护人员讲解藏药材的生态、性味、功能、主治等。并制作了200多种药材标本,从采药,清洗,炮制,全程参与,并参与设计藏医药陈列馆,每年在院内种植药材,下乡义诊,马脑武院长都亲力亲为,事必躬亲。马脑武院长的敬业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位医务人员。我们的马院长没有架子,是个实干家,这是医院员工对马脑武院长的评价。
藏医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马营流派名医工作室成立后,马脑武院长继续以创建“名医工作室”为抓手,持续做好传统中藏医药的挖掘、保护、利用工程,促进中藏医特色诊疗新技术新方法创新应用,加快推进“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中藏医药人才梯队,让更多人了解和使用上藏医药。为祁连县的藏医药文化发展,马脑武院长用实际行动一直都是尽心尽力。

四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只为发扬民族文化,造福一方百姓。自学医以来,马脑武院长用一颗挚爱藏医药事业的赤心,谱写了呵护各族群众健康的生命华章,用矢志不渝执着的精神彰显了对藏医药事业的那份钟爱。他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了很多自己独特的诊疗方法,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奖,发明研制的《一种治疗痔疮的藏药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了发明专利证书,并已经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编著了《经验集锦》,并把自己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给分享给新的继承人,只希望他们能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医院永恒的主题。自搬到新医院,马脑武院长勇挑重任,殚精竭虑,把医院发展从蓝图变成现实。乘党的二十大的东风,马脑武院长带着全院干部职工,撸起袖子埋头前行,一直在探索着医院发展的路径,不断开展新业务,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笔者问马脑武院长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说:“一是在我退休之前藏医院二甲达标,二是医院编制太少,希望能增点编制,三是我们的临聘人员较多,为了留住他们在祁连县藏医院工作和为祁连的老百姓服务,尽我最大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待遇”。每次马院长看见工作人员任劳任怨忙忙碌碌的身影,他都不忍心,说“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累最繁忙的工作,我看着于心不忍……”。
马脑武院长为自己朴素的心愿,为自己的传承梦想一直在默默努力着,奋斗着。我们相信,在二十大的精神指引下,藏医药这颗传统民族医药生态瑰宝,会在祁连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灿烂绽放,给更多的老百姓带来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