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①;知至而后意诚②;意诚而后心正③;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④。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⑤。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⑥。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⑦。

【注释】
①物格而后知至:《礼记正义》:“物格而后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②知至而后意诚:《礼记正义》:“既能知至,则意念精诚也。”
③意诚而后心正:《礼记正义》:“意能精诚,故能心正也。”

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正义》:“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者,言上从天子,下至庶人,贵贱虽异,所行此者专一,以修身为本。
⑤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礼记正义》:“本乱,谓身不修也。末治,谓国家治也。言己身既不修,而望家国治者否矣。否,不也。言不有此事也。”

⑥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礼记正义》:“此覆说‘本乱而末治否矣’之事也。譬若与人交接,应须敦厚以加于人。今所厚之处,乃以轻薄,谓以轻薄待彼人也。‘其所薄者厚’,谓己既与彼轻薄,欲望所薄之处以厚重报己,未有此事也。言己以厚施人,人亦厚以报己也。若己轻薄施人,人亦轻薄报己,言事厚之与薄皆以身为本也。”
⑦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礼记正义》:“本,谓身也。既以身为本,若能自知其身,是‘知本’也,是知之至极也。”

第二章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①,毋wu2自欺也②。如恶wu4恶e4臭xiu4③,如好hao4好hao3色④,此之谓自谦qie4⑤。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a1然,揜yan3其不善而著其善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⑧!”富润屋,德润身⑨,心广体胖pan2。故君子必诚其意⑩。

【注释】
②毋wu2自欺也:《礼记正义》:“言欲精诚其意,无自欺诳kuang1于身,言于身必须诚实也。”
③如恶wu4恶e4臭xiu4:《礼记正义》:“谓臭chou4秽之气,谓见此恶e4事,人嫌恶wu4之,如人嫌臭秽之气,心实嫌之,口不可道矣。”

④如好hao4好hao3色:《礼记正义》:“谓见此善事而爱好hao4之,如以人好hao4色,心实好hao4之,口不可道矣。言诚其意者,见彼好hao3事、恶e4事,当须实好hao4、恶wu4之,不言而自见,不可外貌诈作好hao4、恶wu4,而内心实不好hao4、恶wu4也。皆须诚实矣。”

④如好hao4好hao3色:《礼记正义》:“谓见此善事而爱好hao4之,如以人好hao4色,心实好hao4之,口不可道矣。言诚其意者,见彼好hao3事、恶e4事,当须实好hao4、恶wu4之,不言而自见,不可外貌诈作好hao4、恶wu4,而内心实不好hao4、恶wu4也。皆须诚实矣。”

⑤此之谓自谦:《礼记正义》:“谦,读如慊(qie4),慊然安静之貌。心虽好、恶而口不言,应自然安静也。”
⑥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a1隐蔽)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谓小人独居,无所不为,见君子而后乃厌然闭藏其不善之事,宣着所行善事也。闲居,指平时独处。厌然,闭藏貌。揜,同“掩”,掩藏,掩饰。

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正义》:“言小人为恶,外人视之,昭然明察矣,如见肺肝然。‘则何益矣’者,言小人为恶,外人视之,昭然明察矣,如见肺肝,虽暂时揜藏,言何益矣。”
⑧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正义》:“此经明君子修身,外人所视,不可不诚其意。作《记》之人,引曾子之言以证之。‘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者,言所指、视者,众也。十目,谓十人之目,十手,谓十人之手也。‘其严乎’者,既视者及指者皆众,其所畏敬,可严惮乎。”

⑨富润屋,德润身:《礼记正义》:“此言二句为喻也。言家若富,则能润其屋,有金玉又华饰见xian4于外也。‘德润身’者,谓德能沾润其身,使身有荣光见xian4于外也。”
⑩心广体胖pan2,故君子必诚其意:“心广体胖”者,言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矣。胖,安舒也。“故君子必诚其意”者,以有内见xian4于外,必须精诚其意,在内心不可虚也。

【原文】
《诗》①云:“瞻彼淇澳yu4,菉lu4竹猗猗②。有斐fei3君子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瑟兮僴xian4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⑤。”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⑥也;赫兮咺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注释】
①《诗》:指《诗经》。
②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澳,水边深曲处。猗猗,美盛貌。《礼记正义》:“此《诗•卫风•淇澳》之篇,卫人美武公之德也。澳,隈wei1也。菉,王刍也。竹,萹竹也。视彼淇水之隈曲之内,生此菉之与竹,猗猗然而茂盛,以淇水浸润故也。言视彼卫朝之内,上有武公之身,道德茂盛,亦蒙康叔之余烈故也。引之者,证诚意之道。”

③有斐君子:斐,文彩。《礼记正义》:“有斐然文章之君子,学问之益矣。”
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指治骨角;琢磨,指治玉石。《礼记正义》:“‘如切如磋’者,如骨之切,如象之磋,又能自修也。‘如琢如磨’者,如玉之琢,如石之磨也。”
⑤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瑟兮,严密貌;僩兮,武毅貌。赫兮咺兮,宣著盛大之貌。谖,忘也。
⑥恂慄,战惧也。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审稿: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野鹤 段志军
收稿:刘建萍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俞子兰
图片: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