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 老 家 过 年(外二则)
作者:吴岳华
疫情解除之后,这是我二外孙女第三次从澳大利亚回来探亲。
在疫情期间,二外孙女的母亲和她的公公先后去逝,他们没有能回来尽孝送终,留下了终身遗憾。
多少年没有回老家过年,说什么今年也要陪老父亲和婆婆过年,尽孝心,他们全家下了决心。
对前面两次回老家我们没有碰面,做舅舅的心中多少有点不痛快,认为他们没有把我这个舅舅放在眼里,借口时间紧,应付了事。大能容小,只要他们过得好,其它的无所谓。
这次碰面,大家都非常激动,找回了以前的那种亲情和热情。
最打动我的是她对母亲对公公的思念之情。多少个日夜她给彻夜难眠,几乎精神蹦溃,只好请假在家呆着。
她对母亲非常尊敬,母亲只上了三年小学,自己学习和努力,当了县长。不知得了什么病,昏迷了两年多,是她姐姐和姨娘服侍。她公公也当了几十年村干部,对她也很好。
去年,联合国把我国的春节列为世界级的非遗项目,作为世界的节日。她认为尽管在外国过春节也热闹,但总没有在国内在老家过年有味道有乐趣。
二外孙女大年初一生的。属龙,起名叫龙女。她说她最喜欢吃的是外婆做的红烧肉、狮子头、三辣菜、酱花生和米甜酒。
我们交谈了国内外的形势。澳大利亚物价这几年猛涨,肉食价格与国内相差不多,但蔬菜价格比国内贵得多。
最高兴的是我93岁的姐夫,我说,女儿女婿陪你过年,你会多活十年,过一百岁。
正当我们谈得兴趣甚浓时,二外孙女的女儿和洋女婿告诉妈妈,他们已到机场,下午的飞机。
我听了很高兴,让孩子们回老家陪长辈过年,很好,很有意义,中华年文化的血脉,永远流淌。
过 年 结 婚
我清楚地记得,上一个龙年,有人给我女儿介绍对象,我女儿应付了一下,说要考研,免谈。
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了。对象也谈得不少,至少有一个排,就是一个没有中。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做父母的愁得睡不着觉,她还无所谓,大不了不结婚,个人过也很舒服。
天啊,这是要我们老俩口的命,我们盼着她结婚,生儿育女。因为我们没有生到儿子,总是觉得低人一等。
此时非彼时,天时地利人和。有人又给她介绍对象。
此人似曾相识,面很熟,原来是她谈的第一个对象。
小伙子当年在龙城乡下工作,本科,一般干部。
我女儿认为人家学历不行工作不行,比不上自己。自己正在读研,是政府机关的科长。
小伙子这几年猛追赶,已是研究生,也是科长。
谈!
中间还有波折,我和她妈进行导婚,主动到男方家,与他父母沟通,效果很好,促成他们谈成。
对于结婚,他们不急,可我们老的很急。我们再三做工作,他们同意在今年春节结婚。
在龙城最好的饭店,举行了婚宴。
我写打油诗一首:
龙子龙女结良缘,
龙城龙年办婚宴,
龙风龙雨日子甜,
龙春龙秋得贵子。
歌 的 年 礼
尚老师原是省艺术团的院长、一级作曲家,退休后回到老家居住。
偶尔相识,他为我的《大美泰州》作曲,并组织演唱录像,我没花一分钱,非常感谢。
前年,大年初一,他在网上推出我们合作的《大美泰州》,收听的在三四十万。
去年春节,他又在网上推出我的《乐道兴华》,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收听的也在二三十万。
去年春节后,尚老师突发心梗,心脏放了支架。
我猜想,他至少要休息一二年,或者就干脆停止作曲。
没想到,他为郑板桥道情精心制作,到京城参加非遗春晚,获得了组织奖。
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他为我的《盛世中华》作曲,组织演唱录像。
大年初一,当我看到听到《盛世中华》,倾倒了我,太好看好听了。当天的收听的就达二十万之多。
我把《盛世中华》发到微信群,作为年礼,送给亲朋好友和广大听众。
作者简介:吴岳华,《世界文学》签约作家,出版两部长篇小说:《东西》《双刃剑》。
出版寓言、随笔集三本:《儿童寓言宝典》《做人了吗》《家家都可以抱出个金娃娃》。
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寓言、诗歌、歌词、随笔、散文近千篇(首)。
在天津、南京、浙江、宁夏、南通市等征歌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或入围奖。
发表小小说二百多篇(首),在全国征歌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在中融保安杯全国微型小说征文中获得二等奖。
在冀东小小说环宇杯征文中获三等奖。
【最美中国年•全国作家诗人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483284.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