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笔墨书香,字: 《墨香》雅号: 《清风斋主、芝兰阁主、画禅轩主》笔名: 《墨香佳人、傲骨梅风》。

【小年有喜,故乡情浓】
文★笔墨书香(兰儿原创)
时逢岁末,暮雪千山,万家灯火,流年偷换。翻旧历,换新符,历添新岁月,福满旧山河,一年一岁一光景,匆匆岁月时时安。一岁一礼,一寸欢喜,一个弹指,一个好花天;一次回首,一段旧光阴。谁翻过时间的书页,谁落下往事的书笺,谁以如画的眉眼,与你柔软相见。谁,闲身侍笔墨,谁,打马过长安,谁,烟雨对画桥,谁,灯下望江南。

最清凉的怀想,最清喜的思念,最热切的期盼,最漫长的归来。谁在路上,谁在守望,谁在灯下,谁在闾门。谁在红炉边煮茶,映往事的人影,浮心头的痴念。谁在风雪夜赶路,念岁月的慈悲,踏红尘的冷暖。或许所有从前,都是时间的恩赐;所有遇见,都是岁月难酬的期许。

小年,最清凉的怀想,最清喜的思念,最热切的期盼,最漫长的归来。谁投一个眼神给你,你便眼前悠悠白云飘;谁敲我一声柴门,我便心底回响白云歌。我是你,忘记带走的一句乡音。我是你,忘记读完的一章诗句。我是你,忘记绣上的一片月色。我是你,古老的情怀,弥新的喜悦。谁的手,翻过时间的书页,谁的笔,落下流年的书笺;谁铺开纸,安排一场盛世的传奇,谁以如画的眉眼,与你柔软相见。

小年,时光深深浅浅,岁月浓墨淡彩,愿万家灯火里,始终有一盏为你而留;愿所有温暖的故事里,都有你的旁白。家人闲坐,灯火可情,是游子灵魂深处对家最深的眷恋,也是每个人心底最深的温暖。不管身在何方,都抵不过故乡的月圆;无论走过多少地方,总会念着,小巷里淡淡的烟火,小窗里昏黄的灯光。时光是个说故事的人,走过长巷,窗棂里透出温暖的光,听一雪落,一花声,便知岁月安好,笑颜如花。

七律★小年有喜
梅雪陪冬情意长,小年祝福贺新郎。
村翁帚扫门庭净,台桌盘盛酒果香。
愿许财神言好事,诺承月老佑祯祥。
邻家美女忙梳洗,准备迎亲做嫁娘。

在民间,小年是特别而重要的日子,民间便开始进入了“忙年”,如同那首童谣所唱: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民间的“年”,似乎便是从这一天开始,祭灶,扫房子,煎、炒、烹、炸,笑声阵阵,年味一天浓过一天,鞭炮声声,新日将来,旧念不忘。

人一生,总该有一场烟雨,留在某一时念起,淅淅沥沥,滴滴答答,湿漉漉的纯美。在这一场烟雨里,有人为爱,走在石巷里,有人为花,行在画桥上。人一生,总该有一些念想,留在某一刻落笔,深深浅浅,浓浓淡淡,淅沥沥的怀想。在这一盛大的仪式里,有人走小径,走平仄的光阴,有人坐小院,坐声声慢慢的往事。

回家看看父母,看看老去时光的身影;看看老杏树,看看树枝上新长的初芽。草草的光阴里,有多少温柔,被沧桑包裹;节令的流转中,有多少春风,被思念包裹。那棵老杏树下,父亲在忙着打理一园子的菠菜、韭菜、蒜苗;袅袅炊烟下,母亲在早起理晨炊,灶火燃起,跳动的火苗里,是烟火的暖。

岁月更替,情谊永续 ,一份惦念,柔情萦绕,晨夕一路相隨,回眸处,红笺錦字,玲珑素雅幽香尤在。时光辗转中,掠过红尘繁华,将明媚写进岁月的诗行。让那些点滴的情愫与感动,婉转成生命的诗章,待经年回眸,不禁莞尔,有泪有笑的人生,才能成就不一样的风景。

许一晌明媚,与岁月相融,拈清风入墨,揽细雨入画,绘出唯美的诗意,看绿柳如烟,听花语呢喃,让流年的风景一路花雨纷飞,将那份芬芳的欣喜,镌刻在季节的眉眼。时光,是流动的画面,惟愿,岁月静好,许你浅笑而安!

仿佛无论走过多少寒凉,春风一来,软了眉眼,花就温柔地开了。仿佛无论心有多少疲惫,家门一开,十指生暖,时光就明媚起来。每到冬天,都会等一场小雪,落在窗前,落成薄薄的词,凉凉的调。情愿就那样把心瘦成弦,被往事幽幽寂寂地拨弄。每到冬天,都会等一个又一个的节日,冬至,元旦,小年,除夕,新年,一岁一礼,一寸欢喜,一个弹指,一个好花天;一次回首,一段旧光阴。

从前,过年,是爆竹声声,是春风送暖,是翻旧历,换新符,是千家笑语,是万户团圆,是小巷红窗,曲桥细波,山门草径,篱落晚烟,美成画。如今,回家的途中,只能默默走在一段怀想里,那昏黄的灯火,那高挂的红灯笼,那青石巷的尽头,总有一场守候,一场奔赴。此生多寒凉,此身越重洋,轻描时光漫长,低唱语焉不详。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看过繁花谢幕,闻过秋夜捣衣,我们都在浊浪滔滔的世海里浮沉,也在兵荒马乱的人间穿行。可是生命里,总有一处明净的风景,就在蓦然回首处;总有一段似水的流年,不能将之淡然辜负;总有一些美好,会与你不期而遇。我们跋山涉水,心中那条回家的路,却从来不敢荒芜。我们看过风景万千,却依然眷恋着那一缕缕炊烟,依然眺望着故乡的那座石桥。

七律★小年
都道温存若水长,春风当似美人妆。
书中诗读无穷爱,窗上花开多少香。
已近大年圆夙愿,还期新月看垂杨。
是谁驻足此间久,犹有深情在故乡。

走过的光阴,如同一件旧衣,衣襟沾着往事的霜,袖口落下梨花的微雨,肩上披着瘦减的月色。每一缕漂洗的旧色里,都珍藏着一场花开的遇见;每一处褶皱里,都隐藏着或悲或喜的故事。回家看看父母,看看老去时光的身影;看看老杏树,看看树枝上新长的初芽。

草草的光阴里,有多少温柔,被沧桑包裹;节令的流转中,有多少春风,被思念包裹。那棵老杏树下,父亲在忙着打理一园子的菠菜、韭菜、蒜苗;袅袅炊烟下,母亲在早起理晨炊,灶火燃起,跳动的火苗里,是烟火的暖。仿佛无论走过多少寒凉,春风一来,软了眉眼,花就温柔地开了。仿佛无论心有多少疲惫,家门一开,十指生暖,时光就明媚起来。

儿时乡村过年,繁盛而隆重,几乎一踏入腊月,家家便都开始准备办年货。院内备好柴火,屋内挂上腌的各色腊味,柜子里放着过年的新衣。村人聚于池塘边抓鱼,场景喧嚣而浩荡。过了小年,母亲便更是忙碌,炒花生、炒瓜子、炸丸子、炸麻花、炸酥肉、做糍粑、做米糖……

在那个物质并不丰盛的年代,对每一位家庭主妇而言,过年,大概是她为数不多,能够展现主妇巧思的机会。那时的夜晚,静谧而喧嚣,那时的光阴,生动而情长。愿在他乡的人,漂泊亦心安;愿在故乡的人,平安亦喜乐。新的一年,愿日子如曦光,四季皆无恙,愿得偿欣欢。愿山河无恙,书写温柔时岁,人间皆安,长歌盛世太平。

东风初来,涤荡人间尘埃;繁弦丝竹,长歌盛世太平。岁月也多了一丝温情,在琴弦上跳跃,在舞姿里翩跹,现一片祥瑞的景致。大红灯笼高挂,温柔的夜色也变得喧嚣起来。时岁风流,万象更新,这一天,幸福唯一的标准,便是在亲人身边;这一天,红尘没有旧事,所有诗章都写意着团圆;这一天,搁浅了所有的从前,也温暖着长长的往后。

流年如风,从诗行里吹起,吹来桃之夭夭,吹来莲荷亭亭,吹来蒹葭苍苍,吹来落梅阵阵,软软地,将你的眉眼吹成一幅画;淡淡地,将你细软的光阴,吹作一盏茶。小年夜,愿你饮下人间的暖,忘记岁月的寒,愿世间所有美好,都恰逢其时!

《大中华国学总院》简介
《大中华国学总院》(以下简称《国学总院》)成立于2023年10月8日,目前已组建7个直属分院,即《国学总院1分院》(绝律分院)、《国学总院2分院》(词曲分院)、《国学总院3分院》(散文自由诗分院)、《国学总院4分院》(楹联分院)、《国学总院5分院》(红楼分院)、《国学总院6分院》(书画分院)、《国学总院7分院》(小说),7个分院先后都创建了自己的微信群,并分别引进了当代网络优秀、活跃且有一定成就与影响力的人才。
诚邀天下有识之士加盟!

《大中华国学总院》机构设置及其组成人员名单
总院长:杨忠科,墨香佳人(兰儿)
副总院长: 张妙竹,林国明,郭申虎
副院长:杨长荣
直属1分院(绝律含古风)院长:刘毅凤,渴望
直属2分院(词曲)院长:张妙竹
直属3分院(散文、自由诗微诗)院长:李天祥,副院长:陈忟怡
直属4分院(楹联)院长:赵安然,林国明,副院长:求阙(晏斯林)
直属5分院(红楼诗社)院长:郭申虎
直属6分院(书画)院长:李建春
直属7分院(小说)院长:陈忟怡(暂代)
(图片由兰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