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没回来,变化真大啊,记得以前一到年底这路上到处都是粪堆,院子里的柴草杂物横七竖八的,现在真是大变样了,一点垃圾都看不到,不管走到哪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小河口镇外出务工返乡过年的李先生感叹的说到。
“干净山阳”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小河口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全镇卫生水平,增强群众环保意识,镇容镇貌得到全面提升,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生态保障。
统筹四方力量。发动镇村干部、公益岗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群众四方力量,汇聚“干净山阳”创建工作强大合力。实行科级领导包村干、四支队伍包片干、公益岗位包段干,以前是“干部干、群众看”,通过发挥三方力量的带头作用,现在群众和干部一起干。截止目前,共带动140余户500余人加入到“干净山阳”创建活动的大队伍中来。如今,镇域环境卫生不仅实现大转变,群众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落实五项机制。落实清扫日制度。通过设置每周二、周五为环境卫生“清扫日”,组织村四支队伍、公益岗位、网格员对各自辖区内的道路、河道、院落进行全面打扫,周一周三周四公益岗位上路巡查卫生保持情况,形成了镇域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维护规范有序的新格局;落实宣传曝光机制。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发动宣传车180余辆次、播放音频1000余次、召开村组院落会30余次,同时利用“小河口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编发文稿14篇、拍摄宣传视频10条,设置曝光台,对辖区内的脏乱差进行曝光,并告知涉及村(社区)进行整改,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干净山阳”创建工作氛围;落实督查问责机制。成立由3名科级领导任组长的督查组,针对全镇3条流域的路段、河道、院落等重点部位进行督查暗访,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拍照并反馈问题交办单,明确整改时限,对不按时限整改或连续3次整改不到位的由镇纪委进行约谈通报,以问责追究倒逼责任落实,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督查暗访14次,反馈问题30余个并全部整改到位;落实评优选好机制。充分利用“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五美庭院”等评选活动,通过村民代表推荐一批、党员代表评选一批、镇党委表彰一批,累计评选并表彰了“五好文明家庭”59户、十星级文明户72户、“五美庭院”20户,不断激发广大群众提升个人素质,树立文明新风;落实激励保障机制。通过把“干净山阳”创建工作成效与各村(社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从而激发干部更好履职尽责,对于工作成效突出的村(社区)在年终考核上加分鼓励,针对工作懈怠、玩忽职守的村(社区)在本年度环境卫生单项考核中给予不合格等次。
紧盯六个重点。打造干净道路。聚焦“六清、六无”工作目标,以通村通组道路为整治重点,全方位、无死角清理道路沿线垃圾、杂物、违建,截止目前,共清理垃圾5.8吨、拆除乱搭乱建60余处。打造干净河道。坚持落实“河长制”,重点整治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网格员不定期开展河道巡查,同时多渠道宣传引导群众规范处置生活垃圾,养成爱护河道环境卫生的习惯,累计清理河道30余公里、制止群众河道乱倒乱排10余次。打造干净院落。一方面重点整治搬迁小区环境卫生,落实小河口街社区属地管理责任,督促物业公司建立完善的小区卫生作业、日常清扫保洁等管理制度,集中整治搬迁小区内脏乱差现象;另一方面全面清洁辖区院落环境卫生,宣传动员群众自发清理房前屋后和庭内院外的垃圾、杂物,达到了“五净一规范”要求。打造干净田园。集中整治农田中的粪堆、秸秆、农药垃圾、废旧农膜及田间乱搭乱放等现象,累计处理粪堆80余处,清理废旧农膜等垃圾杂物1.5吨,有效提升了乡村田园的整体风貌。打造干净公共场所。一是由镇市监所牵头,督促旅馆、餐饮店等相关商户做好环境卫生清扫工作,为街道集镇环境卫生提升打好基础。二是安排专人负责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集中转运、集中处理,有效杜绝垃圾箱外溢现象。三是规范街道集镇乱停乱放问题,将集镇划分为三段,安排专人在逢集时段对来往车辆进行疏通,引导车辆规范停放,累计规范停车1000余辆次。打造干净单位。动员镇属各单位对办公场所、公共区域、楼道走廊等重点部位卫生进行彻底打扫,实现了地面墙面干净整洁、室内物品整齐有序、绿化苗木棱角分明,各单位面貌焕然一新。(朱龙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