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風暖翠》65X65cm
沒骨花鳥畫,是現在中國花鳥畫領域最為熱門的,可以說,初學花鳥畫的或者是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展覽畫作,沒骨花鳥畫都是花鳥畫家的首選。但是,真正懂沒骨花鳥畫的畫家卻是寥寥幾人。出現這種原因,是現在的畫家看書的,學習畫論的,研究中國畫的奧妙的少之又少了。從而,把「沒骨」理解為沒有骨的意思(沒有筆骨)。如果是用現在的白話文的字意、句意,理解的貌似也是對的。可是,中國的語言,中國的文字、句子,在用在特殊的行業和領域時,都有哲理性隱射之意。所以,在理解「沒骨」之時,應該多去考慮「沒骨」之意。同時,也要理解中國畫中線的作用,線虛實以及何為線。
《鳥語花香》65X65cm
沒骨花鳥畫:我國傳統花鳥畫的一種畫法。它直接用顏色畫成花葉,而沒有「筆骨」,即用墨線勾勒的輪廓。這種畫法始於五代,又稱「沒骨畫法」。這是官方對沒骨花鳥畫的解釋。而也正是這個解釋誤導了今人畫家。沒骨花鳥畫確切地說應該是「藏骨」,是把「筆骨」藏在了畫中,這也一點與我們的傳統武術近似。西方拳擊練的是外肌肉,所以我們看到的拳擊手都是肌肉塊堆砌的。而我們的內家拳練的是內肌肉,所以外形看似文文雅雅,沒有肌肉之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古典小說中的大俠都是儒俠的原因。
《私語》65X65cm
當大家看了這篇文字后,再去觀沒骨花鳥畫,那些畫面柔美中有活性之美的,都懂「沒骨為藏骨」。而那些,看著畫面也很漂亮,構圖也很完美,可是就缺少一個味道的沒骨花鳥畫,那就是不懂「沒骨為藏骨」就是用色塊堆積的畫作。
《雙棲》65X65cm
林海榮的沒骨花鳥畫,用筆看似緩緩卻含張力,畫面清雅、優美,富含詩意。看似用色淡美、古雅,卻有著火熱的激情,其每一幅畫作,都如一位舞者在翩翩起舞,每一筆、每一墨,都在踏著節點奏響旋律。這就是其畫的沒骨花鳥畫是把骨藏於畫中的原因。
《花香蝶自來》65X65cm
林海榮,字熙彥,1972年生,廣東廣州市人,旅美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書畫創作傳承人,CCTV央視《藝術傳承》欄目組客座教授,江蘇宜興品鑒堂紫砂藝術館館長,紐約詩畫琴棋會書畫院藝術顧問,中華美國僑社書畫院副院長;先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後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
自小拜師嶺南畫派趙善泳(中國當代72位知名老畫家藝術家之一)門下學習國畫,景德鎮求學其間得到師伯陳義芳(中国知名文革瓷画家)的親傳身授陶瓷粉彩與青花繪畫工藝;其金石篆刻跟隨廣西民間篆刻藝人韋雄飛習之。
2020年個人作品展在江蘇宜興吳冠中藝術館隆重開幕,所有作品獲得諸多國級大師與省級大師的一致好評!國畫與手繪陶瓷作品多件被國內外知名人士所收藏,其中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曹亞麟先生,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沈漢生先生,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儲立之先生,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王亞平先生,知名台商郭台銘先生等等等,隨後與中國陶都、瓷都知名工藝師合作設計的紫砂壺和瓷器重工手繪作品亦獲得國內外多個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