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话: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灶神信仰是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渔阳的诗家们在“小年”之际,笔耕不辍,润笔成诗,辑录成篇,以飨读者!
——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第八院(渔阳院)
编委会
2024-2-2晚
小年夜

喜春来•小年
王文荣(天津)
灶神祭祀心诚善,今夕琼宫上美言。
布新除旧阖家欢,祈福安,祥瑞兆龙年。
天津老字号集合店
王文荣(天津)
新年龙跃新容美,老店名驰老味香。
珍品惠民嘉节庆,津门集市展隆昌。

小年有咏
徐首翔(天津)
除尘沐浴贴窗花,祭灶焚香酹酒茶。
有借诗思三百万,放歌盛世大中华。
小年
刘宝龙(天津)
黎庶欢欣盼吉祥,小年举国换新装。
上天企盼美言诉,我备屠苏祭灶王。
小年
刘宝龙(天津)
黎庶欢欣盼吉祥,小年举国换新装。
上天企盼美言诉,我备屠苏祭灶王。
过小年(新韵)
封玉华(吉林)
岁暮欣然过小年,麻糖祭灶旧俗延。
除尘清垢时争早,剪纸贴花夜不眠。
祈愿祯祥盈紫气,渴求顺意递佳言。
华灯飞彩开鸿运,纵放诗情写入联。
小年
徐淑芳(黑龙江)
转眼欣逢过小年,灶神复旨弃民烟。
古来习俗传承久,此日儿孙拜祖仙。
碧宇寒云仍俯首,红尘风雨总随缘。
祈求黎庶安无恙,但愿天恩把世怜。
新年(新韵)
徐淑芳(黑龙江)
岁末迎春紫气臻,灯笼高挂万家门。
竹枝有影依松翠,梅蕊无声恋雪馨。
且待龙腾抒锦绣,欣看凤舞抖精神。
临年户户桃符艳,炮响声声震耳轮。
迎小年(通韵)
张俊国(山西)
纳瑞迎祥承小年,良辰嘉景护绵延。
灶君仁义圣贤爱,保佑千家上美言。
迎小年喜雪
张俊国(山西)
三瓣刷屏银粟稠,六葩分野饰龙斿。
小年佛地冰椎挂,长夜琼妃禅寺修。
忽转立春霜雪叠,更添碎玉古城幽。
东风有意梨花舞,早许腊梅卢钺讴。

小年寄语(古风)
徐林(安徽芜湖)
一杯清茶一支烟,恭送灶王上青天。
满腹敬意真诚发,请为人间美好言。
小年
靳泉涛(河北)
洒扫庭堂喜一新,忙于祭灶用情真。
午间稍歇裁红纸,濡墨挥毫迎好春。
小年
王青云(山西)
爆竹声中迎小年,麻糖祭灶俗风延。
祈求好事多多报,确保人间五福全。
辞灶
卢名通(河北沧州)
骏马退休辞灶王,神舟一跃到天堂。
农家多少欢心事,舟载灵霄诉玉皇。
小年
韩勇(河北)
灶君述职赴神坛,祈愿人间五福慱。
户户除尘驱老病,家家祭祀保平安。
大江南北山河秀,两岸团圆华夏欢。
民俗遗风青史记,相传万代固如磐。

小年春望
张卉(北京)
梅腮破雪历三冬,煮酒烹茶年味浓。
祭灶除尘鞭炮响,恭迎华夏甲辰龙。
小年吟
李彦蓉(河北)
祭拜虔诚降福星,灶君离位赴天庭。
糖瓜甜嘴良言表,祈愿安康四季宁。
小年
丁心雨 (天津)
节令催时至,九州迎小年。
张灯千户照,结彩万家悬。
但为灶王去,惟期好运还。
丰衣和足食,携福到人前。
小年
奉节佳肴祭灶君,青天高上为黎民。
玉皇若问人间事,只道丰收降至尘。
小年
谁家烟火入窗来,为接新春序幕开。
户户红灯辞旧挂,灶王祈愿上瑶台。
浣溪沙 .癸卯小年
霍胜泽(天津)
鞭炮依稀户外鸣,扫尘除旧映窗明。麻糖祭灶俗风行。
虽感忘机因寡欲,但求好事系真情。彩屏绚烂笑盈盈。
一剪梅•小年
陈细彬(湖南)
商铺通街灯火稠,五彩虹霓,笼照人流。店员顾客笑眉头,进店空兜,出店无求。
游乐园中楼上楼,焼烤香肠,一醉方休。轻歌曼舞莫回头,笙管悠悠,澧水悠悠。

小年夜
仁者
卯兔开怀贺小年,辰龙携雪舞群山。
案头香火灶君慰,牖上窗花喜气喧。
一对新桃祈厚禄,两壶老酒挡严寒。
潜心盘点轮回日,冬去春来应坦然。
小年赋
夏可池(湖南)
扫地除尘索古缘,驱离晦气接春天。
江山献瑞催花放,禹甸呈祥促梦圆。
伴着东风开富丽,依乘好运著华篇。
张灯结彩家家乐,把酒频斟共作仙。
小年(新韵)
姚伟(山西)
佳节已近喜空前,几净窗明过小年。
糖敬灶爷言好事,人间处处是春天。
鹧鸪天.小年抒怀
任洪业(辽宁)
日子蒸蒸腊小年,烹羊煮酒笑眉弯。
凝神豪饮甘甜酿,筑梦萦思烂灿园。
逢盛世,醉心间。冰河映亮禹尧天。
笼悬欲望春风递,飞舞欢歌伴美弦。
写在小年并灶君回宫日
李秀廷(山西)
履职巡查勤有加,知重知轻,岂许虚名空好梦;
回宫禀报贵如实,明非明是,不容糖嘴助邪心。

过小年
徐道起 (天津)
玉兔回宫述职详,金龙降世助炎黄。
红灯遍照神州地,密树兼容赤县乡。
酒置堂中迎紫气,人来楼上入清光。
心怀敬意灶君送,只讲真言禀吉祥。
鹧鸪天.小年大雪感吟
王昌德(湖南)
大雪纷飞兆瑞年,浮云玉蝶醉山峦。
南巅昨夜添新色,北水今朝漾雅澜。
花舞絮,柳生烟。琼林深处贮诗篇。
东来紫气红梅笑,墨客凭栏咏福缘。
贺小年
吴辉(武汉)
骀荡东风悦小年。梅花怒放韵三千。
春融胜日黄莺啭,节庆良辰翠柳翩。
黎庶厨中甜果供,灶王嘴上蜜糖填。
美言世事人间景,奉旨红尘问讯嫣。
年味
段彩玲 (重庆)
巷街集市马游龙,干货千兜腊肉丰。
威武门神联对仗,上春年味已冲溶。
小年
李宝生(天津)
腊月廿三夜,冰蟾映九川。
青龙吟待命,玉兔缓扶弦。
蓟北梅花放,城中灯火燃。
敲诗歌盛世,把酒喚春天。

小年有感
徐善秀(山东)
依稀还像去年,雪花飘飘炊烟。
三百六十五日,已经成为思念。
小年
徐善秀(山东)
小年自然也是年,在外游子返家园。
团团圆圆共欢乐,但愿福气满人间。
咏小年(新韵)
徐明辉(江西)
今日除尘灶事闲,厨君复命上青天。
千家万户呈吉语,准奏连声震宇寰。

本期审稿:徐守祥 王一英
组稿:徐淑芳 魏秀花 丁心雨
导语,编辑制作:徐守祥
图片来自于\网络
音乐🎶|腊月过小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