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年(癸卯年腊月二十三)
戏说小年
实践者(王运义)
明朝太祖赋诗篇,得帝开元过俩年。
后演民间都祭灶,平安祈福永流传!
附——
小年的来历
朱元璋年轻时是一穷光蛋。一年过年,他身无分文,想在肉铺里賖几斤肉过年,老板不肯,他说那賖一个猪头吧(古代猪头很便宜),老板猪头也不赊。朱无可奈何,随手在街道墙壁上写上一首打游诗:
可怜可怜真可怜!
别人有年我无年,
赊个猪头要现钱,
有朝一日当皇上,
老子要过二个年。
想不到朱后来真当上了皇帝…
这一年快过年了,他想起曾经写在墙上的打游诗,为了自己的金口玉言,他颁旨,从今年起过二个年,一个小年,一个大年。当时已是腊月二十二了,就定在明天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由于交通不便,圣旨传到南方迟了一天。所以就有了北方人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七绝•小年寄怀
刘凤亭
灶君诉职赴天庭,口蜜安能乱帝听。
禹甸方舟诚可信,神州万众得康宁。
七律•过小年祭灶
一一高德军
酹酒虔诚祭灶神,天庭述职好言陈。
唯求舍下无忧患,但愿人间少苦辛。
除垢扫房为弃旧,粉墙剪纸喜迎新。
转年行运龙祈福,紫气盈门满院春。
小年饺子
孙文
和出吉利面,擀好健康皮。
包进平安馅,飞来笑脸曦。
鹧鸪天•小年
孙文
晨起锅台祭灶虔。沸腾饺子敬神仙。
蜜糖拉力封尊口,鞭炮纷飞散彩斑。
千百载,仅一联。上天下界祈平安。
民俗演绎今风改,品味当知喜乐艰。
七律•小年(新韵)
王昌伟
岁月轮回又小年,欢天喜地换新颜。
燃鞭放炮敬神灶,上供烧香祭祖先。
扫尽浮尘心稳健,清除晦气体安然。
大红福字祥光熠,雪打灯笼映对联。
七律·贺小年
高俊卿
祭灶除尘又小年,依稀鞭炮响连天。
幅幅佳对藏财禄,片片窗花蕴盛繁。
玉兔携寒辞旧岁,金龙衔瑞贺新元。
张灯结彩接福气,笑语欢声纳富安。
七律•小年(新韵)
浮生若梦(李广臣)
今夜家家祭灶王,明晨户户扫厨房。
上天言好一年事,下界携福四季昌。
玉兔辞归接喜悦,青龙贺岁送吉祥。
花开富贵神州美,竹报平安社稷强。
七律•小年寄怀(通韵)
刘凤亭
今宵缭绕袅香烟,严月旋即祭廿三。
节序轮回临岁暮,春光影度漫江天。
梅花次第开残腊,雪色联翩到小年。
蜜果糖瓜诚送灶,还宫朝圣进吉言。
临江仙·上天言好事
〔腊月二十三看老婆拜灶神填词。〕
赵国忠
素素流云风带雪,灶王腾马飞天。
近节腊月二十三。
秉通如是去,不误履约还。
白发添糖于旧处,几分瓷器杯盘。
春华落哪逝芳年?
净尘还有亮,应也寄心禅。
快乐小年
王明
欢歌笑语乐涛涛,燃放爆竹小年到。
习俗传统供天地,期盼平安还祭灶。
干净清洁迎大年,除尘去垢大清扫。
游子遥归大团圆,合家喜聚齐欢笑。
小年
徐淑芳
转眼欣逢过小年,灶神复旨弃民烟。
古来习俗传承久,此日儿孙拜祖仙。
碧宇寒云仍俯首,红尘风雨总随缘。
祈求黎庶安无恙,但愿天恩把世怜。
小年
肖玉珍
年关将至事繁忙,瑞雪蹁跹净故乡。
肉蛋葱鸡灶神祭,好言述职送祯祥。
七律·小年感怀 (新韵)
张立国
七日飞歌逐锦梦,一年撷萃涌馨风。
冰霜淬剑豪情满,梅雪烹茗韶韵浓。
千里鸿传寻挚友,万方乐奏感魁星。
芒鞋问道鹏程远,火到纯青老始成。
喝火令·小年蓉城雨
赵志君
细播羞冬雨,斜飞接小年。挂灯之处鸟悠闲。当是雪花悭吝,长向北方寒。
更绿池边树,难红梦里缘。未曾留韵倚雕栏。祭灶无心,拂去意阑珊。莫管漫天潇洒,却把墨壶端。

月宫春·小年
文/付华山
扫尘除旧又焚香。虔诚送灶王。
争求来岁更贞祥。挥镰谷满仓。
备足佳肴和米面,存全美酒与酥糖。
门对烟花爆竹,到时全上场。
七律•小年迎春(新韵)
浮生若梦(李广臣)
周而复始一年轮,四季萦回春降临。
日月星辰循序转,神州大地喜迎门。
太平国度千家乐,五谷丰登万户欣。
民富国强超世界,和谐社会享天伦。
小年感怀
崔淑清
节气轮回又小年,旧时百姓苦谁怜。
心期玉帝保安泰,民盼灶王去斡旋。
岁岁焚香空祭拜,家家叩首妄曾圆。
红旗漫卷雄狮醒,解放工农擎起天。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