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如化雨春风
一一骆忠学
民有民俗,家有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尚、风气、风貌。它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气质和核心价值观,它对家庭成员治家教子、修养心性、立身处世是一种无言教育,它是在亲友邻里间树起的一面形象旗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与平民百姓日润而无声的价值取向,关乎着民风和国运。

好家风赛金宝,如化雨春风,塑造人生。人都要在家庭里生活,在家风熏陶里长大成人,走上社会。人生的幸福往往有良好家风的滋润和依托。家风关乎“家道”。好的家风会培育和引领家庭成员和谐、凝聚,形成向善、向上、向前的良好道德风貌,并为社会与单位输送优秀人才。所谓“书香一缕传家风,最是书香能致远”“子孝父心宽,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古今理相同”……都道出了好家风的重要程度。
家风世有不同,代有流变,但对一个社会和国家来说,人们对家庭生活的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功能都不可替代,家风的教养作用都不可替代。好家风的共性特征都会有多方面的集中显示与展现。

好家风里有“情”。家不只是人们的居处,更是心中的感情寄托;牵系着的不仅仅是血脉相连,更是那沉甸甸的真诚、纯粹、深厚的爱意。是家让每个生命不再孤立,而同其他生命发生血肉相连、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死相托、一舟共济的关联;是家风润心启智明志,而具有治家兴业圆梦的精神品质。“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如父母”“须知难得惟兄弟,务在相孚以性情”“少年夫妻老来伴,白头到老常相随”……说的都是家里之情。古人云:“仁孝之心,莫过于情”。家庭成员间应该将“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到家风里,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让互帮互谅互学互勉。
好家风里有“礼”。孔子言道:“不学礼,无以立”“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有礼敬、礼貌、礼节、次序的意义。家庭中的“礼”,通常是指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它以礼义、礼制、礼仪、礼俗、礼教调整与凝聚着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增深相互间的情感,促进家庭和谐温馨,其内含着人性、人道、人品、人格诸多要素,以保持和维护家族兴旺、邻里和睦。

好家风里有“和”。在我国“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到:“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中也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和谐、和顺、和善、和合、和气、和睦,是好家风鲜明的特性之一。切忌搬弄是非,切忌我行我素,切忌斤斤计较,切忌“语言暴力”。人们常说的“家和事事安、家和日子旺、家和幸福多、家和万事兴”,就表明了人们对家庭“和”的向往和推崇。“以和为贵”的好家风会成就良好的民风与国家之风,每个家庭高尚而鲜明的道德风貌,也会成就整个社会的文明、礼貌、奋进、和谐之风。
好家风里有“责”。家规连着国法,家风关系国兴。家风的道德指向是责任担当。“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家尽孝,为国尽忠”……这些至理名言,可以清楚地知晓国人把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凝结为家国情怀,表现为道德责任和使命担当。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发展史,处处闪烁着国人家国情怀的耀眼光芒。它是中华儿女“爱家不守家,离家不忘家,为国能舍家,爱国重于家”的生动写照,展现出炎黄子孙在家人和国家需要时义无反顾的责任担当。

好家风里有“教”。“教”含知识的传授,又有道德的引导。古人云:“立身百行,以学为基。”我国早有“家无贫富,人无智愚,子孙皆不可不教”“爱子,教之以义方”的训言。孔子教育倡导的“孔门四科”,即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四方面的教育内容与理念一直被人们认同。民间亦有“金山银山,不如书山”“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有文加孝方为教,有文缺孝何为教”诸多之言。它都启发训导人们要重视“教”子女知书达理,尚德勉学,拒非向善,敬老孝亲,成为家庭和社会栋梁之才。
好家风里有“志”。人云:“树怕烂根,人怕无志。”先贤也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人贵有志,志在奋斗”;又说:“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这是对志向、抱负、人生价值追求的强调与褒扬。实践告诉人们,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往往成为决定一个人能否进步和取得业绩的关键。人说:“行道要如水,立志要如山;不如水,不能曲达;不如山,不能坚定。”“有志者事竞成”,应成为每个家庭的座右铭。

好家风里有“戒”。“患生于多欲,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祸生于多贪”“过莫大于纵己之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从一个核心范畴一一仁义,拓展出孝与忠、智而有勇、诚信守法、廉而明耻、勤俭戒奢的基本价值规范,对个人修为、家庭和顺、民风淳朴、国泰民安起到了持久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茫茫九衢中,百祸起一贪”“百种弊病,皆从懒出”……这些名言警句时时在提醒、告诫每个家庭要戒贪、戒懒、戒奢、戒赌、戒毒,做人行事要如履薄冰,处处时时事事不可没有约束。
家风有魂,芬芳自来。家在人们心里是彼此支撑、互相温暖、共同前行的藏爱之地,又是心有所依、苦乐共担、风雨同舟的栖息之所。观古看今,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可闻到书香,听到安宁,感受温暖,给人力量;可成风化人,明德至善,催人奋进;可永久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为民风改善、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助火添薪,正风鼓劲。好家风重在构建,重在传承,重在践行。诚愿家家风气好,幸福指数节节高,化雨春风润人心,神州大地更妖娆。
作者简历
骆忠学,西安市长安区人社局退休干部。1965年8月考入解放军兰州测绘学院中级班,1969年6月评为技术员,1982年评为技术10级。1985年4月业回长安,先后在县直机关党委、人社局、老龄办工作,2009年3月退休。曾为西安市老年学学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