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色 花 茂
卢特(原创作品)
如今的花茂,家家户户门前干干净净,房前屋后更是鲜花盛开,桃瓜李熟。这里现在发生的变化那真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记得我第一次去花茂,那是1999年。那个时候的枫香镇花茂村在当时绝对可以说是一个穷乡僻壤、十分落后的不起眼的小地方。我们那时候坐车从枫香到花茂,大概都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且,这一路上还要经过翻山越岭的好一段山间泥石小路才能达到。
近些年随着红色文化的大力发展,革命遗迹被大力挖掘,苟坝会议会址被重新修复和完善。为此,国家重新规划新建了一条进入苟坝的乡村公路,它大大地缩短了进入花茂的路程,这样就彻彻底底的改变了从前那条进入苟坝的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如今新路修通后,当地村领导为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群策群力、不辞辛苦的带领全村百姓开始夯实当地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很快就使全村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如今进入花茂村,不单单是村委会门前修建得体体面面,而且,家家户户门前的道路都进行了硬化,从前那种肮脏的面貌焕然一新,各家房前屋后还载种了各种花卉,南瓜攀爬在房前屋边,洋洋得意地对所有过路人都熟视无睹似的。一路上村里还为大家安装上了先进太阳能路灯、整个自来水管网安装到了每家每户。当地的特色产业---土陶,尤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如今花茂的土陶工艺品生意真是红红火火、热火朝天。前些年由于政策的原因,当地民间土陶工艺技术一度被丢弃,如今在村委会的鼓励和带动下,这门曾经搁置许久的民间技术又被重新恢复和发展了起来。
这里不得不提一位兴办红色之家农家乐的带头人---王治强。王治强家住在花茂街上,一处靠近田坝的独居小院,房屋只有三层高。1999年,王治强他在遵义承包了几年建筑工程后,准备将积累的经验带回到家乡大干一番,这些年他陆续承包了当地小学的建设和乡村公路的建设;再后来他又将自己的房子装修好后,办起了红色之家的农家乐。农家乐办起来之后它不但服务了来苟坝观光的外地游客,而且它还带动周围邻居都办起了农家乐。
这里还要提一提兴办先进农业技术推广一事,当地政府从外地引进了大棚农业特色果蔬,它的引进不但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欣赏,而且,还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不菲的收入。看着田间那一朵朵的向日葵犹如小孩的笑脸在向外地游客,露出了甜蜜的微笑。过去的游客在观看了红色苟坝会议会址后就没有玩的地方了,就准备打道回府。如今游客不但可以观看和欣赏一下当地的田园风光,而且还可以在这里找一找曾经远逝的乡愁。这里还有一幅你不得不留意的广告语,这幅广告语的内容一定会让你驻足停留:“不吃苟坝铜锅鸡,枉到红色旅游区”。这里的铜锅鸡采用是当地农家喂养的土鸡,清香可口、色鲜味美;特别是当地出产的红辣椒拌杂其中,辣中带香、香中不腻。这里的铜锅鸡,如果这次你没有吃到一定会后悔,如果吃了你一定不会后悔。
现在的苟坝随着习-大大的到此一游,它更是名身大振。可以说,红色花茂吸引了习-大大的到来,而习-大大的到来又炒红了红色花茂。习-大大的一句话"这里可以找到曾经的乡愁"。这句话真可以用价值连城的广告语来形容。而且,当时习-总-书记在当地一席讲话为我们遵义红色老区作出了重要指示,到现在当时的场景我们都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说:“党的政策好不好,就是要看老百姓是哭还是笑;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为我们革命老区的今后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