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新-龙年中央首推聚焦“新质生产力”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2月2日晚最新消息:党中央政 治局1月31日下午举行龙年首次集体学习(即本届党中央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聚焦“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研究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党中央核心领导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此举,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笔者认为,1月31日,正值“辞卯迎辰”龙年开年之际,党中央政 治局首次集体学习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向全党、全国、全球释放出:中国党和政府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烈重要信号。
笔者提示,所有关心中国时事的读者应该知道,实际上,自从2023年9月,中国党和国家最高核心领导人,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就成为中外社会媒体、舆论关注的热词。
此后,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又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次龙年新年伊始,党中央首次集体学习,党中央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作出全面阐释、系统部署。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新质生产力”?
显然,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制约因素还大量存在。而,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那么,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此次党中央集体学习进一步作出阐释。
总体定义: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动力来源】: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基本内涵】: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
【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诚如党中央和国家最高核心领导在此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 :“新质生产力”,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那么【怎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据新华社、央视网最新概括:
——首先,党中央认为,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党中央核心领导鲜明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这次党中央集体学习作出系列部署,包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等。
——其次,党中央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要继续着力深化我国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扩大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从而让“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迸发活力。
——再次,党中央要求,畅通我国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全社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总之,可以说,此次党中央集体学习,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和外延、方法和路径等,党中央作出了进一步阐释和部署。
在刚刚过去的龙年1月份,地方两会“新”意频现,各地绘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
上海进一步拓展浦东新区全方位改革与开放;安徽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北京聚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黑龙江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
笔者认为,2024年“甲辰龙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一个“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共识”更加清晰:坚定不移地学习、贯彻“新质生产力”,是拓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实践、是推进中华民族新的“百年振兴”、是中国社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突围向上”的根本出路。为此,特赋《摘得新》为评为纪。
理念新。
迎龙送兔春。
阐明生产力,
质优论。
中心要素重科技,
敬遵循。
一一2024年2月2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