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巴扎的异域风情
文/韩寒(江苏)
当我踏入新疆国际大巴扎,便仿佛穿越了时空的边界,进入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世界。大巴扎是乌鲁木齐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众多游客憧憬的目的地。它不仅是一个商贸聚集的地方,更是各种文化碰撞、交融的花园。

巴扎的意思是市场,这里的市场不仅仅是交易的场所,还是人们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五彩缤纷的手工艺品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各种织物、陶器、饰品以及充满地域风味的服装让人目不暇接。每一样商品都像是用手指编织、绘画出来的故事,细细触摸之间,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与情感。
大巴扎中的人群熙熙攘攘,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和期待。热情的商贩用流利的汉语、维吾尔语、俄语等多国语言吆喝,这多元语言的交织如同一首无国界的颂歌,包容而温馨。我穿梭在人群中,每走一步,耳边响起的都是不同的言语与笑声,体验着这里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和谐。
美食区是大巴扎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里汇聚了新疆各地的味道。刺激的烤肉香气、甜美的瓜果风味、新鲜的馕和精美的果盘争奇斗艳。每一种食物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我在品尝的同时,也倾听着这些故事,这些美食让我领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及其生活哲学。

走累了,我便会在某个充满民族特色的茶座中坐下,订单地道的新疆茶——奶茶。或许是炎热的天气,或许是茶中的甘甜,每一口都能带走一丝疲惫,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游走在大巴扎,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绚烂的民族文化展览中。霓虹闪烁下的大巴扎,夜晚的灯光点亮了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梦想,每一根光束都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远方的诗篇。商铺的橱窗中闪烁的光华,如同古道上赶路人手中的油灯,照亮着前行的路,也照亮着我心中对新疆这片土地的向往。
当离开大巴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那些色彩斑斓的商品,那些或甜或辣的美食,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笑语,还有无处不在的民族风情。我明白,这里不只是一个购物的天堂,更是新疆多元文化的缩影,是依旧在践行着古丝绸之路精神的地方。我带走的,不仅仅是手中的纪念品,更有心中的感动和思索,对这个世界美好多元共存的渴望与期待。

作者简介: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