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超:国泰兄,“新师者”经过了两次的迭代,我现在的解释就是我们当时的第一个主张:人人为师。这是对“教师”概念的泛化,不再像以前是指在学校从事固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你看所有的企业家,像马云、俞敏洪,任正非……不都是老师吗!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是老师呀!
孟国泰:这跟我倡导的“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不谋而合。
张 超:我们的第二个主张:愿者为师。这是一种职业观。现在,很多人都把老师这个工作当成了糊口的工具,他们不是发自内心地说:“我热爱教育事业!”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很低!现在,较多的大学生本科、硕士,真不如当年的中师、中专的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
孟玉萍: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张 超:所以,我认定“愿者为师”,就是你发自内心地想当老师。
孟国泰:我建议还可以加上“乐者为师!”
张 超:那是更高级的层次!
孟国泰:我的微信头像是“人字形乐育图”,包括了体乐(体格健全、体重均衡、体态优雅、体魄魁梧、体质良好);情乐(志向远大、情感丰富、意志坚强、性格迷人、气质高雅);智乐(注意集中、观察敏锐、记忆快准、思维灵动、想象宽广);创乐(个性鲜活、勤于实践、有所创造、不断创新、人格独立);和乐(和谐和睦、和平和气、和真和善、和畅和美、和合和分)。只要有其中一个“乐”的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或者别人向他学习呀!
张 超:这完全没问题!
孟国泰:(笑)
张 超:我们的第三个主张:智者为师。当老师得有智慧呀!只会传授知识,充其量是知识的搬运工,是教书匠。就像国泰兄,您从个体出发,研究人的成长规律、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就是智者呀!
孟国泰:在教育教学上,我主张“不做知识搬运工,要做知识建构者;不做两足大书厨,要做顶天立地人!”
张 超:所以,为师者需要智慧。我的最后一个主张是:贤者为师。我认为,作为老师,一定要有一颗圣贤之心。
孟国泰:对,就像孔子、孟子一样的圣贤之心。这个非常好!
张 超:这就是“新师者”的内涵!
孟国泰:太好了,我终于认识了什么叫做“新师者”!谢谢超弟!
张 超:但我没有在特别大的公开场合讲过这些。去年,在西安经开第二学校,郭冬梅校长是咱们圈子里头非常有名望的一个大姐,今年已经64岁了,还战斗在一线。她创办了几所学校,都在两三年内就成为了当地的名校。我在跟她在交流的时候,她就说:我就冲着你这个观点与你们合作。在整个北师大的专家队伍当中,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深入人心呀!
孟玉萍:是的,是的!
张 超:但我不是专家,就像农夫山泉里的广告词一样: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我就是“新师者”的搬运工!
孟国泰:你应该是属于刘备那种人啊!
张 超:我要把“愿者”“贤者”集中起来,造福教育!
孟玉萍:你就是专家呀!
张 超:我负责筛选专家,找最好的专家,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孟国泰:超弟,还可以加上一条:万物为师。“万物教育”是我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之后提出的第五种教育。“万物教育”有三个含义:一、拜天地万物为师,向天地万物学习;二、接受天地万物之滋养,成为天地万物之精灵;三、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与此同时,做好绿化工作。
张 超: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开发,挖掘出“新师者”的更多含义,为中国教育服务!
孟国泰:一言为定!
张 超:一言为定!
(待续)
整理:焦振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