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高寿之道》

我与老伴今年都已78岁了,对镜细看,但见老头儿我耳聋眼花,须发皆白,细小的皺纹儿爬滿了我这曾经青春洋溢过的小脸儿。原本引为骄傲的、整整齐齐的一口小白牙儿,任谁也不打个招呼,就偷偷摸摸地接二连三地下岗了。摸摸腰中钱袋干瘪羞涩,瞅瞅两个眼袋却越来越鼓。两袋相比,该鼓的不鼓,不该鼓的却鼓的吓人!老啦,认真思考一番当下,悟出了不少浅显的道理,看退休费年年都涨,虽涨的不多,但令人欢喜。再看老头儿在家庭中的辈份是高歌猛进、屡屡攀升,令人心惊!目前,我与老伴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已拥有六位喊我们太姑爷爷、太姑奶奶的四辈儿重孙,其中较大一点儿的重孙已读高中了。我曾欣赏过的那两句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真是字字珠玑,妥贴真切地刻划出我走过的道路和当下的处境。2021年初,我们参加援越抗美战争的老战友邀请我以微信的形式参与我们铁道兵13师战友编辑的《铁血雄师》一书的审稿工作。审稿中,我突发青光眼和白内障眼疾,经手术治疗痊愈后,双眼对花花绿绿的世界失去了兴趣,看远景时如雾里看花看的不太真切。但拉一下近镜头,我却对身边有毛爷爷头像的那两种红绿小纸片情有独鍾、认知精确。感谢老天爷,这意味着老头儿我的智力尚好!我寻思着趁这迈向耄耋之年的关键节点,多留意些老同事中的长者,搜集、探访他一下 (她) 们的长寿之道,长寿经验。
我所在的老同事微信群,有几位爱说话的耄耋老人,他 (她) 们是我尊敬的前辈,如李金龙、田世宜、陈化平、趙淑琴、张淑兰。我曾在微信群里尊称他 (她) 们为“老”,但这一称呼立即遭到陈化平老的制止。他言道:“你个小机灵鬼儿,别喊我们‘老’,我们不愿意老,喊老兄、老哥最好,最合时宜!”。正是听从化平老的指示,从那以后我一律称他 (她) 们为兄、为姐,有他 (她) 们在,我真心实意地做个小弟弟挺开心,挺美的!下面我就逐一地介绍一下我的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让您们体会一下他 (她) 们的风度与风采,体会一下他(她)们从容地步入五光十色的晚年生活和仁者彰显的长寿之道。

李金龙大哥,回民,今年87岁,是我们电梯厂资格最老的员工之一。他曾是我们天津电梯厂张福恩总工程师的学生和得力助手,曾为发展天津电梯工业,与美国合资组建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做出过卓越貢献。他十几岁就追随张总学徒,虽无高等学府的学历,但通晓电梯机电的全面知识,曾为天安门电梯、毛主席纪念堂电梯的测绘、制造工作贡献过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他城府不深,大大咧咧,好交友、好唱歌、好喝酒。公司各个层级都有他的好友,酒友。他喜诗词歌赋,古文功底深厚,写起诗词来,用典用词精美苛刻。我读他信手拈来的诗词,都要先寻一本字典在手,不然读不准、认不准其中的字词,非得让老哥笑话!他推崇转发的电影桥段改编的小视频连续剧《元首的愤怒》,用天南地北的方言土语把战争狂魔希特勒与他那群杀人如麻的小丑幕僚,融入了当下各种千奇百怪的时事中,让我们在观看收听群魔乱舞、丑态百出的视听中读懂当下,分清是非曲直,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他曾痴迷印章雕刻,那可是一种费力、费眼、费心的细活。有一年我去广州出差看到过他治印时的那种专注劲儿。一方爱印,雕刻起来刀法非常讲究,什么正刀、单刀、双刀,什么冲刀、切刀、留刀,再加上什么涩、迟、埋、复、轻、平、舞等诸多刀法,这那是治印呀,简直就是在他的双手之间上演一出令您眼花缭乱的“玉上小刀舞”!金龙兄曾告诉过我:“治印执刀是为运刀,运刀造就线条,线条又服务于印风”。您看他执起刀来有拔山扛鼎之力,运起刀来如风云雷电之神。我真佩服老哥那种气定神闲、心静如水的潇洒劲儿,有这股劲儿头,能不事业有成吗?!能不长寿吗?!

田世宜,1937年9月4日生人,今年87岁。北京理工大学坦克设计专业毕业,曾为研发制造国产第一代战车做出过突出贡献。1973年世宜兄调来我们天津电梯厂,他在电梯专用设备设计制造中成绩裴然,先后设计制造出60吨型钢拉伸矫直机、电梯轿厢侧面钻孔的滑轨式钻床、半自动水浴射流喷沙机等设备。他曾任我们天津市电梯公司副总经理、天津奥的斯公司财务部长、计划发展部长、总裁执行助理、公司董事、集团控股公司董事长高级助理兼上海奥的斯电梯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他曾主持我们合资公司“七五技术改造设计”工作,曾获机械工业部颁发的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与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曾任天津市工商联副会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七屆执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两屆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12月11日他曾陪同江泽民同志到我公司河东工厂视察,并在天津迎宾舘向江泽民同志做过公司国有资产增值的专题汇报,得到江泽民同志的充分肯定。世宜兄好运动、好音乐、好唱歌。他常在双杠上练习两臂屈伸运动,在办公室里他因地制宜地用两张桌子或两把椅子背替代双杠训练。因长期训练他的胸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背阔肌、斜方肌丰满突出、棱角分明。看他的训练那是一种享受,只见他双手分别握杠,两臂支撑在双杠上,头正、挺胸、顶肩,躯干、上肢与双杠垂直,屈膝后小腿交叠于两脚的踝关节处,肘关节慢慢弯屈,同时肩关节伸屈,使身体慢慢下降至最低位置,在稍停片刻后,他再两臂用力撑起身体还原。那真是自信的美!潇洒的美!人与力的美!每当我在一旁看他练双杠双臂屈伸运动时,他总会挑逗似地对我说:“俊玉,一起来练练!试试!这对锻炼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大有好处。”每当这时,我总会谦让羞涩地谢绝道:“还是您老自己练吧!练肌肉我可不是那块料儿!您要是请客吃鸡我还凑合。象什么纸包鸡、叫花鸡、白切鸡、盐焗鸡、辣子鸡、三杯鸡、口水鸡、大盘鸡、烧鸡、扒鸡、汽锅鸡那种都行啊!您老要真请客,千万别忘了喊我一声!”。哈哈,找乐儿了!世宜兄常年坚持这种运动炼就了一付好身板儿,我总结他的长寿秘诀应溯源于他常年坚持、始终如一的锻炼!

陈化平,1941年2月28日生人,今年83岁。他1963年由河北工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进入我们电梯厂,任电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工程师。我们虽同年进厂,但他是大学生,我是初中生,他品貌出众,我干瘦羸弱,鱼龙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初识化平兄时,我就为他的风度翩翩学富五车的气质所倾倒,他是我们厂数一数二的学有专长、颜美如玉的漂亮哥儿!他还曾任我们厂半工半读技校的老师,身边常被技校那些叽叽喳喳的学弟学妹们包围着,听他传授学业、谈天说地。1973年他被派往朝鲜金日成大学,任电梯技术专家,1979年他被派驻香港,任香港、澳门政府注册工程师,在港澳服务多年。1984年他奉召回国,出任我们合资公司首任营业部长,尔后晋升高级工程师。他先后担任市场部、市场战略计划部、发展部、资产部总经理等职务,在任期间他为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做出过特殊贡献。他还曾担任中国电梯协会安装专业委员会、信息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在协会主办的市场营销、现代化管理、新产品新技术培训等科目中担任讲师。2001年他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后退休。退休后,他还曾担任天津唯思电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纳达克(日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是中国电梯行业在企业管理、战略发展、设计、生产、销售等领域的资深专家。2020年12月15日化平兄在奥的斯(中国)有限公司成立36周年庆典大会上被授于中奥集团奠基者称号,并荣获《终身成就勋章》。我特别欣赏的是他多才多艺,退休后他重新拾起自少年时就形成的演奏西洋乐器的嗜好与习惯。他对小提琴、钢琴、手风琴、六弦琴、电吉他、萨克斯都很偏爱。他尤其爱吹萨克斯,他吹奏时那种风雅专注的劲头儿让人赞叹!您看他穿着洁白的衬衣,系着紫蝴蝶状的领花,深蓝色的西裤笔直挺拔,黑色的皮鞋锃光瓦亮,一副洁白轻薄的手套带在手上,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儿,他将萨克斯的背带套在脖颈上,目光如炬,嘴含吹嘴吹响了他那极富感染力的萨克斯。您静心听来,那淳朴的乐声时而如高山流水,清泉叮咚。时而又如冬雪忽降,飘逸飞扬。他用丰富的情感把优雅的旋律与曲目深刻的内涵演奏的出神入化、沁入人心。他让我这不懂音乐的人陶醉其中,感受到音乐的魔力。如果细说他那演奏技巧,我可描述不出来,什么单吐音、滑音、下滑音、上滑音、复滑音、指滑音,太复杂了!仅单吐音中的长短、快慢、强弱的吹奏技巧就够写一大篇文章,等那天化平兄有空儿,让他给感兴趣的朋友们说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化平兄的长寿基因绝对与他喜欢西洋音乐、喜欢吹奏萨克斯有关! 还有两件事儿忘了告诉大家:一是化平兄至今还担任着他们社区老年器乐演奏团的团长呢!您如感兴趣可到他们梅江社区扒个头儿观赏观赏,哈哈!二是化平兄刚刚完成他任编委参与编写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78万余字的《工程机械手册》的审核与交付出版的工作。您看这老哥精力多么地充沛、旺盛,评长寿老人、探访长寿之道他应是不二人选。

赵淑琴,1943年生人,今年81岁。她在我们厂是我最尊崇的老大姐之一。她天津机电学院电机专业中专毕业,1961年8月与邱贞金、舒世杰等同学一起分来我厂工作。工余时间她积极参加英语夜校的短期培训,为自己日后的英语会话、英文认知打好基础。淑琴姐年轻时俊秀漂亮,脸庞圆润、短发齐耳、一双忽闪着的会说话的大眼睛透露着满身的灵秀气。初到厂时她被分配到电工组,师从关玉华师傅学习电工技艺,琴姐那时英姿飒爽,虽是女孩子但胆儿很大,她在初学电工常识后,就敢穿戴好简易爬杆装备爬上几十米高的电线杆巡查电路故障、更换照明设施。1962年3月琴姐被借调到通用公司安技科工作,每天守着电话追踪记载公司下属工厂的安全生产、安全措施的整改落实情况。那时上级领导有意将琴姐正式留在通用公司工作,被琴姐拒绝。1962年9月琴姐回到我厂被转正为技术员,负责电梯控制柜试验、检验工作,并协同李金龙大哥一起搞产品质量升级及向国家部委申报电梯出口事宜。1969年我由援越抗美战场复员归来,再见淑琴姐时她已在“再教育”的政令下被下放到成品库,每天做监管产品装箱、填验装箱单、监验发货等工作。1972年至1976年琴姐再次被借调至我厂上级管理部门工程公司援外科工作,分管电器部件选型和性能考核。完成援外任务回厂后,她被调入电梯研究所工作,负责电梯整机性能测试和电梯技术的培训工作。这期间,淑琴姐代表公司以主编身份参加了国家《电梯技术条件》和《电梯试验方法》部颁标准的编写工作。这两个标准发布后,1988年4月被国家城建部分别授发三等奖和二等奖。1995年琴姐被任命为张福恩总工程师助手,协助张总作电梯重大技术课题的文字编写工作及行业情报网工作。张总退休后,琴姐调地区部任技术监督,负责分公司质量管理和员工培训工作。琴姐退休后,被公司委任为天津电梯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负责编写《天津电梯》专刊和组织技术交流活动。1995年至2008年琴姐受国际电梯工程师协会香港---中国分会邀请出任中国区联络主任。淑琴姐为发展天津电梯工业认真工作了几十年,其间,工厂、公司领导们曾几次有意让她出任诸如工厂检验科、研究所测试室等部门的中层领导职务,但都被她借口举贤荐能,婉言谢绝。她甘愿当大头兵,认认真真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那精神、那境界,恰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诗句描写的那样,真金淘来不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淑琴姐晚年好养花、好旅游,心情总是那么地放松、那么地坦荡,您说这样的老大姐她能不长寿吗?!
张淑兰,1941年生人,现年83岁。她同样是我尊崇的老大姐。她也毕业于天津机电学院中专班。我与淑兰姐聊天时,她告诉我她清楚地记得1961年8月29日我们厂派出一辆卡车拉一起分配来我厂的她和邱贞金、舒世杰、张学明、、赵淑琴、展佩珍、方允卉、高敏青、李仪华(后两人早年已先后离厂)等同学来厂报到的情景。兰姐当年身体偏瘦,人很漂亮,她脸型特象戏台或画卷中的古代仕女,白净的瓜子儿脸上两道新月样的弯眉,衬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待人接物和蔼可亲,未曾说话先把一脸的微笑送到您眼前。我与淑兰姐交往最多处是看她测绘的电梯零部件图纸。我初进厂时在喷漆组学过徒,所以我对电梯厅门、轿门、围帮、轿顶、轿底、轿架、曳引机、电机的打沙除锈、刮腻子、喷漆的加工过程比较熟悉。1973年我为解决婚后与爱人两地分居的问题,经我的恩人孙子英主任批准由政工组下放到二车间学习钳工技术,准备学成后请调至太原大众机械厂与爱人团聚。(两年后,老主任没舍得放我,他想方设法把我爱人由太原大众机械厂调来我厂工作,这是后话。)我到二车间后一群热心的师傅们如王凤营、于贵友、张怡科、王吉祥、邢永庆、王玉贵等教我学习生产加工技术,什么打眼、套扣、磨钻头,压弯、焊接、剔毛刺,下料、拉锯、挫平、组装和配线,各种技艺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帮我读懂图纸、读懂加工工艺、不见面的如函授般的老师就是淑兰姐,我看过她测绘的图纸最多。按她与她们设计科的图纸指令我参与生产过电梯极限开关、限位开关、钩子锁、轿顶灯、轿顶上检修灯、层灯、呼梯按钮、操纵盘、选层器、油压缓冲器等电梯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学习了很多如煮黑、呛黄、电镀、发纹处理等生产加工工艺知识。读懂了向视图、局部视图、剖视图、装配图、原理图、简图、零件图等,当然也懂得了加工精度要求和相关公差。我能掌握那些技能,当然要归功于淑兰姐她们这些老师和教我技术的师傅们! 淑兰姐到我们厂工作后,除曾短期在我厂电台组(电梯控制柜组)工作和调主管局参加设备普查外,她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电梯设计、开发和工艺管理岗位。在我的印象中淑兰姐在工作中要么是趴在图板上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地绘图,要么是抱着一册图夹,在车间里与师傅们聊天,听取工人们对改进产品设计、工艺的意见和要求。她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勘为员工楷模! 我们厂、我们公司正是因为有了象淑兰姐一样的几千名默默奉献的员工,工厂、公司才得以发展壮大、走向世界!淑兰姐好静,与世无求、与世无争,静蕴大爱,静而养生,这应是兰姐长寿的秘诀之一。兰姐不事声张、谦恭的品格恰如那诗描述的: “大雪殆尽百花红,唯余腊梅笑冷风,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代精神传世中”。

高富贵(穿红裙者)一行看望邹晓晨老(左三)我正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们老高家的靓妹高富贵与我微信交流,她告诉我:我们厂财务科退休的老科长邹晓晨应是我厂最为长寿的老人,老人家新冠疫情后期去世,享年105岁。富贵老妹妹与老科长有师徒之谊,老人家在世时,富贵每年都去看望他。邹老好人,他人很清瘦,忠厚善良、爱干净。精通业务、干事麻利快捷,不急不躁,乐于助人。在岗时,老人家总是满面笑容地面对同事,热心地帮助教授年轻员工尽快地掌握财务专业知识,在年轻人向他请教时,老人会孜孜不倦、不厌其烦地倾其所有,直到年轻人听懂会做为止。老人遇事不推诿、敢于承担责任,遇到领导表扬、批评时,老人家推功揽过,彰显他那高尚的人品。他常教育年轻员工得意时莫张狂、失意时莫气馁。老人有个性、爱学习,退休后还学电脑、查资料、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他晚年双目视力丧失后,仍乐观顽强地坚持生活有规律、生活能自理,至到去世老人家都干干净净、没有卧床、没有痛苦、走的很安详。愿邹老先生天堂无忧,寿星千古!听完富贵老妹妹诉说的邹老的故事,您能从中悟出那些长寿之道呢? 我觉得长寿之道并无定式,我希望大家都能体面地老去,优雅地老去。老了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保持童心,当放首位。愿大家常常聚聚,把酒言欢,过往旧事,翻新再议。聚在一起,海阔天空,你侃、我侃、大家侃,侃它个夕阳灿烂,霞光万道!乐此不彼,诲人不倦!请您们携起手来,大家一起向长命百岁的目标前进!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