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引-伊朗巴铁“跨境打击”风波获平息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1月30日消息,经中方成功斡旋、冲突双方克制,随着当地时间1月29日,巴基斯坦和伊朗两国外长在伊 斯兰堡举行会谈,此前两国因“越境打击”事件而导致的“兄弟阋墙”危机紧张关系得以迅速缓和。按照巴方说法,“我们设法在最短时间内使局势恢复正常。”伊朗称“我们两国大使已复位,伊巴仍是好兄弟!”国际媒体评论,“伊巴边境打击危机迅速化解,显示了中方在中东影响力的强大实力”!
笔者综合此次伊朗与巴基斯坦双方“越境打击”风波的的起因是,去年12月15日,伊朗东南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拉斯克地区警察局发生恐怖袭击,导致至少11名警察丧生。巴基斯坦恐怖组织“正义军”认领袭击。
作为报复,今年1月16日,伊朗打击了“正义军”在巴基斯坦境内2个重要据点。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此次出击,是一连串越境打击行动的一环。在1月15日,伊朗已对伊拉克境内的以色列摩萨德分支机构,以及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伊 斯兰国”据点发动攻击。
客观看来伊朗2天内对三国境内目标出手,自然也是事出有因。今年1月3日,伊朗克尔曼城发生连环爆炸事件,300多人伤亡,“伊 斯兰国”宣布对袭击负责。而伊朗剑指以色列,则是因为以色列最近炸死了伊朗革命卫队驻叙高级顾问穆萨维。于是,新账旧账一起算,伊朗“以牙还牙”毫不拖泥带水。但这也使它与周边国家“结下梁子”。虽然叙利亚并无怨言,但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均谴责伊朗“侵犯主权”,宣布召回驻伊朗大使。其中,巴基斯坦不但口头上谴责伊朗导致巴方儿童在内的多人伤亡,还同样采取越境打击——1月18日,巴方袭击伊朗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恐怖分子”藏身处,打死多名“恐怖分子”。伊朗对此表示抗议。于是伊巴双方“越境打击”危机突现,美国与西方势力为此“兴灾乐祸”不断!
要知道,巴基斯坦和伊朗,一个是拥有核武库、颇具影响力的南亚国家,一个是油气资源丰富、扼守战略要道的西亚大国。两国同属伊 斯兰国家,拥有约900公里的共同边界。从历史上看,这对邻居的关系有过起落,但总体而言保持较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两国也都是中方的好朋友、好伙伴。
然而,最近这对邻居却闹起了矛盾,使“密切的兄弟关系”出现波折。好在,专家分析认为,巴伊都不愿卷入巴以冲突引发的危局,这成为两国达成默契、平息事态的首要原因。但安全问题仍将成为困扰巴伊关系的重要因素,而巴以冲突外溢风险也将给地区带来不确定性。
世人看到所幸,双方之后的表现都称得上成熟、克制。在短暂的针锋相对后,伊朗和巴基斯坦很快做出共同决定,通过对话和外交克服“小问题”,缓和紧张局势。
先是在19日,两国外长通了电话,巴方邀请伊朗外长访问伊斯兰堡。接着在26日,伊朗和巴基斯坦大使恢复外交使命。29日,两国外长在伊 斯兰堡会面,决定建立外长级联合协调机制。在会面期间,两国外长还同意扩大巴伊经济发展合作相关倡议,包括运作边贸市场以提升两国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同意在两国相关地区设立联络官以加强安全情报合作。巴方还再次邀请伊朗总统莱希访问巴基斯坦。
同时,笔者也认同国际媒体关注到,该事态平息也与中国开展外交工作、发挥积极作用有关:伊朗与巴基斯坦双方“越境打击”、外方危机暴发后,包括中方与伊朗进行电话沟通,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在巴基斯坦与该国多位政要会面,等等引人注目。国际媒体评价,“巴基斯坦和伊朗都是中国的好朋友,中国在两边都说得上话。事实证明,中方立场被巴伊接受,起到了效果。”,“在中方斡旋下,巴伊很快达成互谅,关系没有受到严重损害。”!“中方成功确保了“一带一路”中东段关键路段的安全”!为此,特赋《华清引》为评为纪。
加沙战火乱锅汤。
外溢尘扬。
又闻边境攻击,
胞兄弟阋墙。
一时导弹互攻忙。
外交危伏刀光。
中方施斡转,
巴铁和伊常。
一一2024年2月1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